2016-07-05 09:00:0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杨稳玺
六月的塞外旱塬,日头一天比一天毒。而记者到宁夏同心县张家塬乡张家塬村采访的当天,塬上恰巧刮起了大风,风吹走了烈日炎炎。53岁的陈连雄坐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微闭双眼感叹道:前几年刮风时可没这么好过。
同样是夏日凉风,为何前几年会觉得不好过。陈连雄告诉记者,“罪魁祸首”是农用残膜。
“前几年风大的时候,农田里残留的、被随意丢在沟渠边的残膜被吹到空中呼啦呼啦地响,人一不小心就被残膜贴上,而农民为省事烧残膜烧出来的小黑碎片、黑颗粒更愁人,吹得人一身,一不小心还会粘到眼睛上。”陈连雄说,“那时夏天刮风,有些村民却不愿出门,宁愿窝到闷热得不行的屋里。”
同心县张家塬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带缺水少雨,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经常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为解决吃饭问题,这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张家塬村村支书杨生财告诉记者,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确实带来了农作物增产,一亩地8公斤农膜就可让粮食增产一倍以上。而全村2500亩覆膜土地产生的残膜如何处置却成了难题。要么焚烧,要么被农民丢弃在地头田间,残膜成为当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他说:“县上有回收农膜的地方,但得农民自己送去。自家那点残膜也卖不了几个钱,还抵不上几十里路来回油钱,根本没人愿意去送。”
农膜的使用让张家塬的农民爱恨交织。回忆过去,陈连雄感叹道,那时咋样才能把这残膜除掉,成了村里人聊天的日常话题。
改变发生在2013年。有一天,杨生财突然询问陈连雄是否愿意帮村里整治残膜。他虽然满口答应,心里却在犯嘀咕,“这么多残膜,还能说整没就整没?”
变化却由此开始。村里先是让陈连雄想办法弄一个大院子。虽然不知道怎么做,陈连雄还是找到哥哥,要了他家没人住的老屋钥匙。没过几天,他收到县上拨付的1.5万元,让他搭一个棚子回收村里的残膜。
翌日,村干部召集村民,告诉大家以后地里的农膜都要捡起来,交到陈连雄那儿,2公斤残膜可以换1公斤新农膜。当天下午,就有不少村民开始到地头捡拾残膜。
看得见的经济实惠,让原先令人生厌的残膜成了“宝贝”。记者看到,陈连雄2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残膜堆积如山。陈连雄告诉记者,县上会定期派人来把残膜拉走。
有了归处,地头沟渠的残膜所剩无几。但人工捡拾,地里总会留下不少残膜,和泥土混杂不清。而回收机械的推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说起机械回收,陈连雄眉飞色舞:“也就一小时,五亩地里的农膜被机子收得干干净净,我过去一看,那机器吐出来的残膜,都打成一捆一捆。”
陈连雄还发现,县里发的新农膜比以前厚多了。陈连雄说:“厚农膜好回收,残留少,政府现在不让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膜。”
农膜变厚、机械回收、村级残膜回收站,使得张家塬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夏天旱塬上凉风起时,我不用再躲在屋子里,可以走到户外尽情享受了。”陈连雄说,残膜回收还给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回收一吨农膜政府给补贴150元,一年能回收40多吨获补贴6000元,我一年收入也就2万多元,多了这笔钱,可以经常改善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