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0 21:50:2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马勇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是我国藏区著名的“藏靴之乡”,藏靴制作在依山傍水的江什加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科技日益改变生活的今天,古老的藏靴在一定程度上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它却被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用来创业。
31岁的完玛仁增祖辈生活在江什加村,对家乡和藏靴,完玛仁增怀有一份旁人难以体会的情感。“很多人可能难以理解,在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热潮一浪盖过一浪时,我这个学电脑的为什么却背道而驰,捡起了过时的藏靴和手工业。”完玛仁增笑着说。
完玛仁增200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是当时家乡少数能够去北京读书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自主择业做起了餐饮,两家藏式餐吧开得红红火火。
“餐饮生意做好后,我想继续挑战自己,做一点更多的事。互联网和科技创新虽然都很热,但都不适合在家乡干。后来,我突然发现藏区的老百姓对古老的藏靴仍然有感情也有需求,而如今整个藏区居然没有一家像样的藏靴企业。江什加是‘藏靴之乡’,也许这条路是上天帮我选的。”完玛仁增说。
完玛仁增的藏靴公司在江什加村一处坡地上,一小排绛红色的平房前竖着清理皮张的金属架,平房按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制作间,走进去,可以看到清理好的牛皮、麻线、毡料、针锥等。在成品间,几十双制作好的藏靴整齐陈列在壁柜上,有花色的、全黑的,有皮毡相拼的、也有里外全皮的,令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和厚实。
73岁的却登是江什加的老匠人,制作藏靴有51年了。如今,却登不仅是公司的技术总监,而且和儿子一道成为公司的股东。
“我不担心藏靴没人要,因为我们藏族人住的地方大多寒冷冰雪多,藏靴穿起来保暖,走路稳当,老人喜欢年轻人也喜欢。藏族人每年有很多法会和节日,藏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现在不少人都想买地道的藏靴。”却登说。
完玛仁增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藏族歌舞和藏区旅游,歌舞演员、团体以及藏区游客成为藏靴不可忽视的顾客群。他们的藏靴严格按照传统工艺选料、制作,每双售价在650到4000多元,成本则可以控制在售价的三分之二以内。公司成立不到1年来,已有多家客户上门联系选购,但是他们不急于销售,一是要保证质量,二是要对品牌、营销进行统一规划,争取一上路就步入正轨。
如今,在完玛仁增的藏靴公司中有17名手艺娴熟的工匠,最忙时,各类工人有50多名,员工全部是江什加村村民,每月每人可挣到1000多到3000多元。鉴于完玛仁增的藏靴公司在产业扶贫上的作用和前景,同仁县有关部门给予了公司1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同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娘毛才让告诉记者,藏靴是藏族传统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范畴。完玛仁增的公司如果在藏靴的挖掘和传承上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将有希望获得进一步的扶持。
“谁说只有做互联网和科技创新才有‘钱途’?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对自己选的这条路有信心。”完玛仁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