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辽宁法库:保压有序 取舍有度

2016-06-08 13:40:50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艾鹏达

  沈阳市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全县198万亩的耕地,常年种植玉米达到150万亩以上。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成为法库近年来农业工作的重点。法库县针对玉米种植规模过大,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效益降低现状,按照“保压有序、取舍有度”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粮食生产。

  首先,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扩大杂粮种植面积。在西北部山地较多的包家屯、叶茂台、慈恩寺等乡镇减少玉米种植面积15.5万亩,鼓励沈阳粒粒香农副产品开发销售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谷子、绿豆等杂粮作物生产,打造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其次,提升粮食优势产区生产能力,推进优势农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在依牛堡子、大孤家子、冯贝堡等乡镇巩固玉米播种面积120万亩,支持辽宁正大(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饲料生产。在三面船、大孤家子、冯贝堡等乡镇支持沈阳利丰达粮油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水稻播种面积7万亩。再次,积极推进粮豆轮作,依托沈康高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带、秀水河流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带,积极推进玉米大豆轮作,恢复大豆种植面积,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

  如今,法库县在立足资源优势,采取综合措施,发展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初步构建了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

  四举措 促调整

  东润泽家庭农场位于法库县依牛堡子镇,农场以前种植的都是玉米。前几年农场在其流转的农田中,拿出150亩做西兰花栽植试验,获得成功,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每亩两茬效益在9000元以上。去年,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农场又与福建客商合作,在辽河经济区建立储藏加工基地,今年又发展西兰花200亩、地膜土豆200亩、人参4亩,拉动50余户面积达500余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类似于东润泽家庭农场这样的调整主体在法库有很多,因此,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法库县探索性总结出四举措。

  一是规划引导,区域化发展。法库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园、两带、八区”的发展规划,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秀水河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带,划定了玉米、水稻、蔬菜、果树、畜牧等8个优势产区,并确定适宜种植规模。

  二是科技支撑,标准化生产。法库县政府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签订科技共建协议,聘请30多名专家一对一提供技术服务,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开展技术培训,定期现场指导。

  三是培育主体,社会化服务。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示范、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订单生产、农资供应、育秧育苗、病虫防治等统一服务,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四是政策扶持、产业化经营。通过试验示范、招商引资、科技共建等扶持政策,把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关专家组织在一起,开展产业化经营;法库县是辽宁省养牛“一县一业”县,今年全县饲养量达到71万头,存栏35万头。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公司是近年来法库县招商引进的成功企业。如今辉山乳业集团在法库建设了21座自营牧场,形成一个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辅以沼气发电的“循环封闭全产业链”。目前法库县仅发展饲草、青贮玉米玉米就达25万余亩。与此同时,法库县充分整合相关项目资源,加大对水稻、玉米优势产区支持力度,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非优势区玉米面积调减后粮食总产基本稳定。

  提产能 促增收

  几年来,法库县按照“保压有序、取舍有度”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如今,全县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70个、家庭农场291户,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30多家,加速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展,目前全县规模化种植面积达80万亩,占耕地面积40%以上。二是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在非玉米优势区,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大豆、花生、树莓等耐旱耐瘠作物,打造地区特色农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农牧结合区,依托辉山乳业、涌鑫牧业等企业,以养定种、种养结合,大力发展玉米青贮饲料,新增“粮改饲”面积10万多亩。同时,在肥水条件较好的传统蔬菜产区,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设施蔬菜,大幅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促进了粮食优势区产能提升。在玉米、水稻优势产区,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土壤深松、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创建等项目,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不仅主要农产品产量没有下降,而且增加了产品种类,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农民收入。法库秀水河子镇长岗子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成彬介绍说,“长岗子村人均7亩多地,以前基本是种玉米,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自己就组织起了合作社,现在全村456户种植辣椒7000多亩,每亩纯收益2000元以上,户均收入3万元”。山河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为2万多户社员、30万亩耕地提供农资直供、农机作业和融资服务,亩均节本增收140元。此外,通过产业发展、链条延伸,新增农村就业岗位10多万个。

  正如长岗子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成彬所说,如今的农民也都在盯着国家政策盯着市场,玉米价格不行,那我们就组织起来种辣椒,总而言之,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社员的收入。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