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湖北武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2016-05-30 14:36:2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领导小组

  2011年,武汉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任务,目前已进入总结验收阶段。4年来,武汉市围绕农村确权、产权市场等改革试验任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确权登记,赋予农民财产权利。2012年武汉市全面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确实权、颁铁证,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截至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股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等“十权”,已基本完成确权登记或调查勘测,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林权确权颁证率分别达99.5%和99.01%,水域滩涂养殖证确权发证率达到95%以上。江夏区农房确权登记信息库基本建成,农民住房及其附属物已全部实现入图、在册、上网。据调查,武汉市通过确权和产权流动,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由2009年的不足2%提高到现在的10%,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交易产权,加快农村资源要素流动。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并逐步延伸到区镇,目前已建成5个区级交易中心、50个街(乡、镇)交易服务站,形成了“市-区-街(乡、镇)”三级产权市场交易体系。截至目前,武汉市共组织各类农村产权交易2477宗,交易金额152.67亿元,涉及农村土地面积120.87万亩,惠及17万农户。调查组在黄陂区六指街道、江夏区金口街道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站看到,每一宗产权交易都挂牌公示、双方协商、手续齐全、登记入册,十分规范。从去年开始,武汉市农交所还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的交易中心联网运行,实现了“1+8”城市圈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互通共享。

  三、抵押活权,创新农村产权资本化实现形式。武汉市先后出台了水域滩涂养殖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森林资源资产、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操作指引,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凭借产权证书作为抵押品向金融机构申请支农贷款,形成了“交易-鉴证-抵押”的融资模式。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陂区列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将江夏区列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加快了农村产权资本化进程。截至目前,武汉市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累计获得贷款25.57亿元,其中黄陂区154笔6.07亿元,36家企业和合作社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83亿元;江夏区457笔7.37亿元,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就达3.79亿元。江夏区凡华农业生态园以5000亩流转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获得了6000万元的贷款,企业负责人对这个政策赞不绝口。

  四、培育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武汉市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2014年起,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2000万元、合作社建设扶持资金700万元、家庭农场扶持资金300万元、各项农业贷款贴息3000万元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武汉市推出了专门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惠农贷”和“保证保险贷款”,黄陂区整合中央财政担保资金3000万元和区级配套3000万元,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银行将按照1:10放大提供抵押贷款达到6亿元,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截至目前,武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14098家,经营面积占全市农业种养面积的60%以上,带动70%的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带动300多亿元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

  4年来,武汉农村改革试验区结出了累累硕果,农村资源的开发变“活”了,金融支农的路子变“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变“多”了,城乡统筹的格局变“新”了,现代都市农业的水平变“高”了,改革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动力,为农村经济繁荣增添了活力。更为可贵的是,武汉市农村权制度改革试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农业部赴湖北调查组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蒋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