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物联网保驾护航 五常大米卖高价

2016-05-17 10:16:20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五常大米香天下,天下大米乱五常”。两年前,一则“副市长进京打假维权五常大米”的信息曾广为热议,说的是五常大米因遇消费者信任危机,市场上充斥了“按需勾兑,掺假售米”等现象,为了维护五常70万农民的权益,黑龙江省哈尔滨五常市副市长带着维权小组进京维权打假的故事。五常大米享誉盛名,却也为盛名所累,常常成为假冒伪劣的对象。现如今,五常大米被掺假、冒名现象虽时有发生,但比起两年前已少了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五常近两年针对大米市场乱象,结合五常大米的特点,依托物联网建设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溯源体系,通过“三确一检一码”来从总量进行严格的把控。

  农民种田的守护者,农家学习的好平台

  也许有人曾想象过有一天,人们只需点击手里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给田里的农作物施肥灌溉;即使农技专家不在现场,农民也只需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农业平台进行病虫害防治……如今在五常,这一切在搭上物联网技术的“顺风车”后,都已成为现实。4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距离五常市城区20多公里的五常农业物联网管理中心。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到2015年投入使用,目前管理中心已经囊括了各项服务信息,并惠及了广大农户。走进物联网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室,一块10米长的大屏幕正实时播放着各地农业生产进程。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五常市24个乡镇150个监控点的“农耕图”在记者面前一览无余。伴随着实时监测画面的切换,记者看到有农民正在田间紧张有序地开展春耕劳作。

  据介绍,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并传回解决问题的信息。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

  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农作物。

  “去年的这个时候,俺家地里的秧苗出现了苗根腐烂的问题。俺通过手机的那个软件将问题和照片发给了物联网中心,后来专家及时反馈,告诉俺要打什么药,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手机软件很实用也很方便。”43岁的安家镇安家村村民田苗笑着说:“现在俺家那口子,和俺们当地人一样,没事就喜欢拿着个手机,跟专家交流学习,学学怎么种地,研究点今年种个啥的。”

  “田苗说的这个软件就是咱们物联网中心开发的农业智慧平台软件。”一旁的农技站工作人员陈爽告诉记者。五常农业物联网管理中心根据五常农业的实际需要专门开发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系统,目前物联网管理中心开发的手机APP,下载量达到1.5万次,已有两千多名农户安装并使用,享受在线的专家服务。

  据五常市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宋德旭介绍,2015年7月2日下午两点左右,五常市背荫河镇大部分地区突降冰雹。五常农业物联网平台在监测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农户发出了预警信息及应对办法,当地的农民才避免了很大损失。

  据统计,五常农业物联网管理中心累计投入3200多万元,每年的运营费就达2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监控中心、云数据中心、智慧农业控制系统中心等模块。“目前我们已经设立了163个农业定向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都配备了无线传感节点,能够实时监测田间的气象信息、虫害信息和作物的视频图像。因此如果农户发现庄稼出现了问题,可以直接将农作物的照片发到平台上,专家会直接在线解答支招儿,让农户在家中就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

  五常市农业局局长伊彦臣告诉记者:“将来真正的五常大米是不愁卖的。如果每斤大米能多卖10元钱,你可以算算,对于农民来讲,这将是多么大的一笔收益?跟这三千多万的投入比起来,真的不算啥了。”

  拿身份证卖粮,让农民和消费者获益

  近年来,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假五常大米流入市场,五常市专门开发了“三确一检一码”溯源体系。三确是指确定土地、确定种子、确定投入品;一检是指质量检测;一码是指博码(防伪码)。

  五常通过航飞的方式对400多万亩耕地进行了确权,在GIS地图上进行数据的展示,可以通过农户的身份证号查询到土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地块面积、地块经纬度、地块周围边界、地块类型(水田、旱田)、土地流转信息、土地共同所有人等信息,从而从地块信息控制五常200多万亩水田的总量;米企在水稻收购环节需要通过“土地备案”来进行普通土地、特殊土地备案及土地变更的相关操作。农民向企业卖粮时,需要出示身份证,确定粮食产量。并根据当年亩产量和出米率实施总量控制分户核算。

  目前,五常当地种的大部分是稻花香2号米种。五常市有15家育种企业可以繁育稻花香2号的种子,系统对这15家育种企业的地块也进行监管控制,每年可以产出多少种子的数量是固定的,农民在购种时需要通过身份证来进行购买,方便日后卖粮食追溯种子来源。同时种业公司在售种时通过稻花香2号销售终端进行实时记录并出具票据,并在规定时间将销售终端数据上传到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作为米企收粮时的重要数据支撑。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在物联网平台中进行结果的展现,只有经过三确流程并有检测报告的数据才可以通过系统校验,进入申请博码的环节。市场监督管理局到各米企对各批次的大米进行样品抽检,再由米企将该样品送到质检中心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将样品送至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上,分析出抽检样品中是否掺杂其他品种或其他地域的米,确定该批次大米质量是否合格。

  “以后,农民卖粮要拿身份证。五常一个农民的身份证就代表了多少大米产量,什么品种。现在消费者在买完米后,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五常大米。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的管理平台特意为每袋大米都放上了防伪码。我们的防伪码是属于第三代防伪码的博码,这项技术远远领先于当前市场广泛使用的条形码、二维码。最早我们推出的博码是贴在外包装上的,从今年开始,我们的博码改成直接喷印在外包装上面。”伊彦臣说。农户从育种、种植到收割等一系列的过程,都会被录入水稻溯源系统,因此只有经过抽检合格后,稻米上的防伪码才会被激活。“只有扫描了激活后的防伪码,消费者才能看到稻米的信息,证明这是合格的五常大米。”

  实现农技与农民零距离,打造线上线下双向平台

  针对农民具体农时具体生产的具体需要,五常农业物联网平台在模块开发与建设中,增强了农民与平台的互动功能,并适时推出了“农民打车服务”。“我们就是要实现农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在平台建设中,我们着重于农民和平台的‘互相学习’,增强互动功能和平台自动反馈信息的能力。”伊彦臣说:“现在不光城里人出行能通过手机软件打车,我们农民种田生产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打车了。到了农忙季节,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是比较大的,针对于此,农业物联网的手机终端平台上专门开发了农机打车服务的模块。”

  据介绍,今年五常市已同阿里巴巴集团签订诚信联盟,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天猫、菜鸟合作共同搭建起了“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新平台,双方将发挥各自线下、线上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从品质监督、市场规范、联合营销等层面展开全系列多元化深度合作。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体系、农产品电商品质保障和溯源体系、开设五常大米旗舰店、专营店、卖场三种形式保真五常大米销售,实现“网货下乡”和“五常大米进城”的双向流通。天猫承诺每年至少单独为五常大米搞三次推介宣传活动,并邀请专业运营商进行销售运行,这不仅推进五常大米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还会大大增加五常大米的销量和收益。目前先期审核通过的20家生产企业将陆续进入天猫销售平台。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