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玉米临储制度改革——

一家合作社的困惑

2016-05-12 12:59:26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魏龙飞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公布玉米改革政策。“政策是下来了,但是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何将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尤其是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忠惠合作社的负责人马海涛说,“就我而言,希望国家完善政策,尤其加大在资金方面的补贴力度。”

  规模大了,风险也就上来了

  “我觉得现代农业包含的要素有很多,但是规模化经营,应该是一个方面。通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普及,能够减少人工作业,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

  从2010年开始,马海涛在徐水区着手流转土地,慢慢做大做强,2012年成立忠惠专业合作社。“土地面积最多的时候20000亩,现在是14000亩,涉及5000多户。”马海涛表示。

  “我认为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为推广机械化,他购买了卷盘式喷灌机40余台、植保无人直升机5架、自走式植保机4台以及收割机、深松机、播种机、拖拉机等近百台农业专业机械,机械配有率达到80%,价值400多万元。”通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普及,马海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机械化的普及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节省了资源,这也是规模效益的体现。”马海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浇地6亩/天,喷灌机械20亩/天;人工大水漫灌需用水150m³/亩,喷灌只需要40m³/亩;人工打药20亩/天,植保机械300亩/天;人工施肥20亩/天,机械200亩/天。

  近年来,整个徐水区在他的带领下,土地开始大规模流转,每亩地租从刚开始600元涨到现在1000元。记者了解到,在徐水区,流转土地规模在千亩以上的还有十几家。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规模大了,风险就上来了。”马海涛表示,“小农户的经营方式,‘船小好掉头’。而我这么大的规模,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尤其是后者。”

  去年玉米价格下调,合作社出现亏损。

  政策变革,有点突然

  “近几年,总体上发展还可以。但是去年,玉米即将收获时,得知国家将东北三省一区的收购价降至1.0元/斤,当时懵了,有点儿措手不及。”马海涛沮丧地说,“玉米都快熟了,国家才公布价格,我觉得有点儿晚,应在春播前公布。虽然临时收储政策只在东北地区执行,可是业内人士都知道,全国的价格都以东北临储价格为指导。临储价格的降低,导致徐水区玉米价格跌至每斤0.7-0.76元。”据悉,玉米的亩产在1300斤左右,往年1.1元左右的价格直接跌了三成多,合作社出现亏损。他去年种植玉米8000亩,按照每斤0.4元的差价,亏损达到416万元。

  不但如此,由于玉米价格下滑,老百姓都改卖青贮玉米。按照马海涛的说法,农户“不管多少钱,一窝蜂出售青贮”,导致以往300-310元/吨价格的青贮玉米降至270-280元/吨。“价格下调导致市场恐慌。老百姓种得少,也就三五亩,不管多少钱,700元/亩也好,800元/亩也行,市场行情与以往大为不同。”即使卖青贮玉米,按照往年行情,去年青贮玉米价格的下滑也导致他损失30多万元。

  令马海涛大失所望的是,牛场的青贮玉米也没有给他结清,欠200万元。“经济形势不好,牛场欠我的账,奶粉加工企业欠牛场的账。”马海涛苦笑,种了四五年地的他从未像去年那样被动。

  不种玉米,种啥?

  谈及今年的玉米临储政策改革,马海涛表露了他的担心和疑惑。

  “玉米收购推向市场化,长期来看,是大势所趋,国家不可能一直这样收购。”他认为,“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

  谈及今年的打算,他现在还处于观望状态。“去年收完玉米紧接着就准备小麦的春耕,现在正在施肥浇地,是春耕的关键时节。”马海涛说。去年的伤痛对他来说,还没有恢复过来。现在问题又摆上来了——秋天种啥?

  对普通农户来说,国家提前发布政策,有利于农户提前准备,调整种植计划。“普通农户可以想个三五天,打个小算盘,确定秋天改种的品种。”可对他这样上万亩的种粮大户来说,“有点儿犯难,明知道今年玉米很有可能继续降价,还是要种一年,逐步调整种植结构。”谷子、甜菜、萝卜、马铃薯,这是他目前能够想到替代玉米的品种,可从产到销各个细节他还要去逐步探索。

  政策能否再完善?

  “当前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国家的政策是好,‘一号文件’(近年来)我每年都看。(近年来)每年都在鼓励合作社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可我们得到的实惠实在有限,这是为什么呢?”马海涛表示,近年来,国家始终将农业作为重中之重,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扶持农业,但是农业作为弱势行业的地位仍未改变。“结合我亲身经历,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银行贷款难。由于去年资金紧张,马海涛想起了去银行贷款。“之前资金较为宽松,从未想过去银行贷款。”可银行的答复让他有点儿失望。“大部分银行都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有的银行说我没有抵押物,没有东西可担保。”

  据了解,徐水区属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但是还未全部完成,因此马海涛的经营权不能作抵押贷款。

  “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徐水区全部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可能就不用去银行贷款了。”他现在只能用自己的房屋、交通工具作为抵押。“从农行贷款200万元,去年年末就开始走手续,到现在还没有批下来,预计近期可能完成。”马海涛希望贷款能尽早下来,因为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旧的粮食卖完了,新的粮食还未收获,急需用钱。”

  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细节需要完善。“我的合作社社员有4000多户,到现在为止在工商局备案的只有151户。”由于工商局注册、更改信息只能在每年的1月份左右完成,为期一个月,而信息录入耗费时间长,因此他的合作社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备案工作。“按照合作社的相关规定,我能在社员内吸纳资金,入股分红。可在工商局备案的只有151人,远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如果在4000多户社员中吸纳资金,就属于非法融资。”

  为了筹集资金,马海涛整合了部分合作社的资源,成立了河北忠惠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8月27日正式在天津股权交易所A板挂牌,希望通过市场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另外,“我觉得咱们的政策设计上还应该再完善。以深松作业为例,国家鼓励深松整地作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也有补贴。可补贴的是农机具生产者与所有者,而我们作为真正的种植者却并没有拿到补贴。国家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农机深松整地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可是如果真正的生产者没有补贴,老百姓的积极性恐怕会大打折扣。”

  记者了解到,2016年2月6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时时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规定,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部署,各地可从中央财政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额度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不断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东北三省一区之外的地区是否有补贴?他认为,中国的农业要想做大做强,国家肯定不能一直收购,必须得走向市场,迎接市场的冲击与洗礼,中间的阵痛在所难免。“我们作为规模经营主体,想知道东北三省一区以外的主产区有没有补贴。”

  “国家近年来扶持合作社发展,我们作为新型经营主体,非常感谢国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上讲,我们这些种粮食的肯定会抓生产。”马海涛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玉米小麦轮作,小麦平均亩产1000斤,玉米平均亩产1300斤。按15000亩计算,1年的粮食产量是17250吨,5年累计103500吨。

  “我希望国家能考虑,毕竟华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产粮区。”马海涛估算,如果今年国家不给予补贴,徐水区种粮大户的行情不容乐观。“以前信心满满,要响应国家政策,大规模流转土地。后来发现国家现在提倡‘适度’。”他今后会逐步调整规模。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