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福安:大美在乡村

2016-05-06 13:49:47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郑景顺 兰浏堃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东地理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地区的重要疏港通道,境内的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廉村宋代古城堡建筑群、瓜溪“活化石”刺桫椤、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沟、闽东苏维埃旧址等构成了独特的福安地域文化。

  近年来,福安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根据全市乡村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的现状,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出了一批美丽乡村,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出不少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为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更是需要依靠乡村、依靠村民,作为农村居住的主体群众,要实现美丽乡村,农民必须富。对此,福安市副市长林炤表示,要在引导群众选好带头人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格局的形成,鼓励并帮助村民开拓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同时,他认为乡村美的内涵还应当包括民风美。通过加强对村一级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制定村规民约,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倡导推行孝老爱亲道德风尚,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民风建设。

  本专题由本网与福安市联合组稿,带领您领略福安美丽乡村的大美风采!

古色棠溪 生态之村

  棠溪古村,依傍在武陵溪畔,枕一湾碧水,宁静而安详。古榕、古街、古井、古民居、古廊桥鳞次栉比,使这座古老的村庄更显得古色古香。

  古村有九条古街、九条古巷、九个古井和九级坎,古街中众多斑白的店面、客栈门板都记述着山村圩市曾经的繁荣。棠溪建村六百多年来,居住有三十多个姓共五六千人,大家和睦相处。相传村口那九棵古榕便是其中九大姓族亲手种下,用以留作纪念的风水树。百年老校,孕育了一代代才人;百年古廊桥,叙说着棠溪茶师的丰功伟绩;古旧老油坊,倾诉着古村油茶的兴衰。在那曲折幽深的古巷里,绵延着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高高的围墙镶嵌于庄严的门楼中;后巷大厝的前门连着前巷大厝的后门,息息相通。在这里,处处都弥漫着村民们纯朴和谐的气息。

  棠溪村历史悠久,现有人口3600多人,村总面积552.73公顷。森林资源丰富,有次生林、经济林、丰产林、防护林,其中油茶林是福安市面积最大的,目前全市仅存的一座旧式榨油坊就在棠溪。棠溪流域棠溪村段现有电站水库,湿地充足,两岸有枫树、古榕树、香樟树等相间错拥的沿溪防护林和风景林。这些风景林与碧波荡漾的湖光相映争辉,把棠溪打造成了自然景观与文化生态浑然于一体的优美胜地村庄。

  棠溪村生态保护良好,该村举全力修缮了古廓桥、重建了过溪碇路、新建了拦水景观坝、新建了一公里长的防洪坝边大理石栏杆、改造铺设新街古榕树公园2600平方米,装饰点缀古榕树围头、维修人民会场戏台、拓宽硬化潭头至棠溪乡村公路和村尾至村大桥路等工程。据了解,2011年已新建了花卉苗圃场,引进日本樱花苗木和其他珍贵苗木1000余株,为美化棠溪、改善村容村貌提供了绿化保障。虽是农村,但棠溪全村家家户户都告别砍柴烧火的历史,全面普及燃气,相当部分还建设起沼气池,用沼气代替燃气,既节约资源又绿色环保,既节省开支又方便生活,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生活牢记心间。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棠溪村围绕村规划的主题,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的基础上,凸显主导产业,转变经营方式,已建立了两个起示范作用的农业合作社。近年来,棠溪村为了做好、做大茶叶文章,结合茶叶的悠久历史和茶文化的底蕴脉络,兴起走出去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抛砖引玉,也为棠溪村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地方党委领导的重视以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棠溪村被评为“福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获得“福建省生态文化村”的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福建省示范绿色村庄”、“福建省美丽乡村”、“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及“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

 

  廉村 打造廉政文化村

  廉村旧名石矶津,是开闽进士薛令之的故乡,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一千多年前,唐肃宗为褒奖恩师薛令之的清正廉洁,敕命其村为“廉村”、溪为“廉溪”、岭为“廉岭”,后人统称“三廉”。该村位于溪潭镇,现有人口2200多人,耕地面积1100多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丰富。古村落现存的古城堡、古官道、古码头、古祠堂、古民居、古木雕、古石雕、古字画以及大量的民俗文物,尽显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村里的三条古官道寓意着“方正刚直”,在陈氏祠堂门口的路面上会有鹅卵石铺成的圆圈。据说,在廉村村民看来,道路中还蕴含着人生哲理,不仅代表陈氏子孙后代血脉相连,也寓意老祖宗要求子孙做人做事要圆圆满满,不能有所缺憾,行为准则上不能有所缺失。这也在宗族族规上有所体现,古时候但凡离开家乡外出为官的人,如果不能做到清廉,百年之后不被允许回到廉村,族中也不给他留安葬之地。在廉村中心位置有个凤池,旁边曾经是村里的私塾,凤池中种着莲花,旁边种着橘树,就是告诫读书的子孙,为人要清廉洁身自好;廉村的古宅上都悬有两条鱼,应的就是汉朝羊续“悬鱼拒贿”的故事,寓意廉村人户户悬鱼、清廉天下;在廉村,现仍有一口明月井。

  廉文化在该村高于一切,世代相传的廉文化成了村民最高的信仰,每年6月村里都要祭祀明月先生(薛令之,号“明月”),周边县市、村庄的人也会带着学子到明月祠,以求考试顺利,取得功名后像明月先生一样廉洁勤政。同时,以薛令之为官清正廉洁作素材,福建省各级党政部门干部组织经常到廉村参观学习,充分挖掘廉政文化的内涵。如今,廉村也成为一个党员干部“学廉、倡廉、述廉、评廉”的教育基地,福安市纪委每个月都会在此举办“廉政讲坛”等活动。

  廉村作为福安市最高级别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福安市对破损官道、城墙、码头、后湖宫、凤池、古民居、祠堂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先后投入了1471万元,以“修旧如旧”方式对著名的历史商业面貌“十里长街不打伞”进行考证以便日后恢复,对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进行包装,尽量保持历史文化名村原有特色,并制定了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管理的乡规民约,得到群众支持和称赞,以尽全力打造中国廉政文化第一村。

  2008年,廉村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福安市为提升廉村内涵与文物保护力度,成功申报廉村城堡、富溪补阙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进士厝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授予廉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目前,该村正在争创国家级廉政教育基地。

  廉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依山傍水的选址布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村落规划传统理念,特有的台地寨堡式建筑组群深刻反映古人经略水运、抵御倭患的生存智慧,村中历史文化遗迹分布集中、类型丰富,官道巷弄蜿蜒曲折、宗祠民居连檐错落,古井、古树、古城墙、古码头等一应俱全,集氏族宗法文化、耕读科举文化、码头市商文化和“廉”文化于一体,是闽东古村落传统文化的典型实例,保护好廉村历史文化名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