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推动信息化和打假监管深度融合

2016-04-13 08:36:33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蔡 恒

 

   近年来,江苏各地按照农业部等八部委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部署,围绕强整治、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优化机制,创新方式,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向好,为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整治,严查市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在春耕、秋播前等农资购销旺季的重要农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依法查处农资违法行为。2015年,全省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35万人次,检查企业5.25万个次。

  二是强化抽检,严管质量。坚持把质量抽检作为农资打假的重要手段,2015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抽检种子、农药、肥料1.08万批次,为有效精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侵犯植物品种权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重拳出击,严惩违法。将案件查处纳入全省农业系统工作效能考评,保持严打重处高压态势不放松。完善“检打联动”机制。2015年,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949起,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大要案9起,查获违法农资109万公斤。

  四是聚焦重点,精准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市场检查、质量抽检、案件查处、投诉举报等情况,建立重点监管制度。2015年确定省重点监管生产企业98家,各市、县也相应确定市、县重点监管单位。

  五是创新方式,协同共治。积极探索由 “唱独角戏”、“跳独杆舞”的单中心打假监管模式,到多主体、多部门的协同共治。探索开展行政指导,建立执法约谈制度,对近年来抽检不合格的57家种子企业开展约谈,落实主体责任。选择6个县(市)开展农资溯源试点工作,初步实现农药、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

  六是强化支撑,提升能力。2015年开发全省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和手机APP,为全省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配备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移动执法装备,实现全省农资违法信息、风险信息集中,质量抽检数据、案件查处数据共享,在线督办、协查、通报案件信息,增强打假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措施落地,扎扎实实做好农资打假工作。

  一是迅速开展专项行动。从农资市场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双随机抽查要求,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采取异地互查、督查暗访等多种形式,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完善监督抽查机制。2016年安排农资质量监督抽查经费84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成布局合理、高效快捷的农资质量承检网络,为打击假劣农资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严肃查处大案要案。积极拓展案源渠道,认真研究农资违法行为的新特征和新方式,做好线索的排查梳理。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对投诉举报的、执法监管发现的每起案件线索,做到追根溯源,彻查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

  四是推动信息化和打假监管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全省农资打假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组织开发全省农资打假办案系统和信用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加快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实现农资打假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2016年继续选择6个县开展农资溯源试点,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主要农资追溯体系,实施全程追溯管理。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