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土乡妇女手儿巧 鞋垫上也能“开鲜花”

2016-02-28 12:06:43       来源: 新华社    作者:记者马千里、庞书纬

  

       农历大年初十二,青海农村年味正浓。在群山环抱中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武胜沟村,一大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纷纷汇聚到村文化广场。

  乡亲们一边观看欢天喜地的社火表演,一边仔细欣赏别开生面的“妇女绣品交流展”,广场四周挂满了100多幅本村及临近兰家村、逊佈村土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这些绣在门帘、枕套、袜底、鞋垫、床罩上五颜六色十分鲜艳的精美绣品,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赏。

  在众多作品中,一幅用27双刺绣鞋垫拼成的“中国梦”图样格外显眼,娇艳欲滴的牡丹,栩栩如生的梅花,喜庆祥瑞的藕生莲花,美轮美奂的作品仿佛让人走入花的海洋。村民刘秀兰向来往的乡亲们讲解着作品的由来。

  “原计划拼一个福字,可娃娃们说‘中国梦’寓意好,因为每个人都梦想着更好的生活。”刘秀兰说。刘秀兰今年63岁,从十五六岁开始,她就跟随母亲学针线活。“我们土族有‘添箱’的风俗,也叫‘抬针线’,是说姑娘出嫁的时候,要在陪嫁的箱子中放上自己绣的东西,送给婆家的长辈。鞋垫、门帘、枕套、袜底、香包、针包啥的都有,主要是给婆家展示自己心灵手巧。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少有了这些手艺,但这个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刘秀兰笑着说。

  作为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土族刺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是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

  走进刘秀兰温暖的家中,客厅正面墙上是一幅“迎客松”十字绣,家里绣满鲜花的门帘、卧室里五颜六色的被罩、土族色彩浓郁的挂件都出自她和儿媳之手。儿媳王春秀告诉记者,家里新房是2015年花费近10万元修建的,不仅家具全新,而且安装了地暖。

  在家中,炕桌上摆满了她最近新绣的十多双鞋垫,刘秀兰坐在炕上一边绣花一边介绍,无论是牡丹、梅花还是莲花,花瓣从里到外,至少呈现出三四种不同的色彩,针脚要细腻,手感要平滑。

  “光针法就有平针、钩针、倒钩针、挑针、撩针、掇针等七八种,绣的时候用力要均匀,扎针、走线手上必须控制好松紧,这样绣出来的东西,摸上去才不扎手。”刘秀兰说。

  刘秀兰的娘家,在距离武胜沟村30公里外的本县青林乡白土牙合村,上世纪70年代初嫁到了武胜沟村。她回忆,那时候全家住的是土坯房,一年到头吃的是豆杂面,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即使有绣花的手艺,由于没钱买布、买线,平时也少有施展的机会。

  “偶尔绣个花,老头子还骂‘这东西能吃还是能喝’。”刘秀兰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的改善,她才重新拿起了针线,这几年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衣食无忧,她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绣品的制作中。

  刘秀兰告诉记者,做绣品特别是绣鞋垫,先要画出花纹图案,然后才开始一针一线地绣。做一副鞋垫,需要四五天时间。“心中有花,手下才能有花。每次我都是自己画,自己剪,自己绣,用什么颜色心里也要有数,光红色就有大红、桃红、粉红、紫红、橘红、枣红十几种,桃红还分白桃红和深桃红。”

  “绣好的绣品和鞋垫一般都是给亲朋好友家出嫁姑娘‘添箱’用,或者走亲访友作为礼品。”刘秀兰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有中老年人留在村里。全村900多口人中,农闲时经常做刺绣的妇女有七八十人。

  据逊让乡乡长陈桂花介绍,为了让古老的土族刺绣艺术得到传承,该乡从2015年开始,每年至少举办一期传统刺绣培训班。

  “现在乡里每年腊月、正月和三八妇女节前后,都会组织绣品展,鼓励土族妇女展示自己的‘老手艺’‘老物件’,希望将来能依靠‘农家乐’旅游,把土族绣品做成旅游纪念品,传承土族文化,增加农民收入。”陈桂花说。

  如今,刘秀兰和老伴及大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在她的指点下,儿媳也喜欢上了刺绣,打工之余儿媳王春秀经常和婆婆一起飞针走线,刘秀兰高兴地说:“她有文化,学起来特别快,但是要说精工细作,还是差点火候。”孙女赵海玲已经17岁了,在县城念高二。

  “现在的娃娃们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学针线活,我希望趁着眼睛还好,给孙女把‘添箱’的东西都绣好,等孙女出嫁的时候用,也算是奶奶留的一点念想。”刘秀兰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