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安全不安全 数据“看得见”

2016-01-20 12:36:42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艳玲 吕兵兵 王 静 杨海全

  编者按:农产品追溯、土壤检测分析、生产监控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更多精确的数据和精准的信息正在为生产者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监管者实现全程无缝监管提供可能。

  四川蒲江:土壤指数为好品质背书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然而,任凭王婆一张巧嘴,如今恐怕也难抵一纸大数据所作的品质背书。在四川省蒲江县,一套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和多元信息传感器装备技术建立的土壤大数据平台,正使这成为可能。

  在蒲江县耕地质量服务中心,笔者见到了这套物联网系统的“神经中枢”。“土壤温度、湿度、pH值……甚至是空气中PM2.5的含量,通过各大果园的数据采集设备,源源不断地向中心汇总,形成土壤大数据。”中心负责人马超在各大果园进行采集设备切换时,大屏幕上立马跳出相应地块的十余项指标。

  这套土壤大数据平台的意义究竟何在?“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将会形成一幅土壤指数与农产品品质的关系图,进而为农产品品质背书,真正实现优质能优价。”蒲江县农林局局长赵武斌表示,今年蒲江开始实施3年25万亩的耕地质量提升计划,然而由于土壤改良投入大,见效慢,尤其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优质难优价成为农户主动参与提升的最大阻碍。

  改变施肥结构,多施有机肥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板结的不二之法。然而,这其中增加的投入却不少。蒲江县长秋山果品协会会长徐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施用有机肥每亩地需要新增的投入包括约400元的人工成本和800元的有机肥两项共计1200元,相应的化肥用量减少1/3,节约化肥投入约300元,这意味着每亩地需要增加约900元的投入。

  “虽然投入大为增加,但仅从外观看,普通消费者却很难辨识果子质量。这套土壤大数据系统试图通过科学实证的数据为好产品好价格提供信用背书,为采购商提供及早的决策指导。”马超表示。

  已经持续2年进行土壤改良的长秋乡石马村村民陈金福就尝到了甜头,今年他种植的晚熟柑橘“不知火”才挂果,就被预售出去了大部分,采购商正是看中了其良好的土壤数据。“若按每斤柑橘收购价增加1元,以4000斤的亩产估算亩增收就达4000元。”徐建说,随着土壤数据与农产品品质关系图的形成,真正促成优质优价,愿意投入的果农会越来越多。

  山东兰陵:用啥药哪里来一扫就查到

  12月3日,在山东省兰陵县的永明农资经营部,笔者看到,每瓶农药的独立包装上都贴有一个具有可溯源功能的二维码标签。“咱这里经营农药,每一瓶都要贴上这个二维码。一扫这个二维码,这瓶农药,哪里生产的,怎么流通的,就都能知道。农民来买农药,也要录入实名信息,回去之后用在哪里,怎么使用,都要负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一扫就能查到。”永明农资经营部经理李永明告诉笔者。

  兰陵县农业局局长郭再立介绍,这个具有唯一性和权威认证的二维码标签,就是农药的“身份证”。通过二维码,兰陵可对农药经营实现全程动态“条码化管理”,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在背后支撑运转的,是兰陵投资30万元建设的农药登记备案大厅和数据库。在这里,兰陵对农药登记备案工作实施二次审核、条码监管。在临沂市农业局进行一次备案的基础上,对进入兰陵市场的农药产品重新进行审核备案,并办理特制条形码。这些条形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包含了经销商信息、农药产品信息及一组动态暗码。没有条形码,一律不得销售。

  “任何农产品出了问题,通过检测可知违规使用的药物成分,进而找到该药物。通过药物上的二维码和备案大厅的数据库,即可获得该农药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部信息,实现农药经营的可追溯可管控。”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主任张贵彬介绍。

  黑龙江:鸭稻米咋长消费者这厢全知晓

  “这沓快递单300张,一天都不够用。”坐在电脑旁正在打印快递单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鸿翔亨利水稻产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一边忙碌一边告诉笔者。电脑上订单不断更新,打印机不停地吱嘎作响,房屋堆满了当天要发走的几百件已包装好的鸭稻米。

  鸭稻米是生态有机大米的一种种植模式的简称,在水稻秧苗抽出第五片叶子时,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时放到稻田里,鸭稻共栖。这些鸭子在稻田里“服役”两个月左右,待到水稻抽穗便离开稻田。鸭稻田里很难见到排列特别整齐的水稻,因为一些小弱稻苗被鸭子踩倒,最后优胜劣汰下来的都是基因优秀、生长茁壮的水稻,产出的大米富含硒、氨基酸、双链糖和铁、钙、锌等元素,米粒纤细、色泽晶莹、滑润如油,具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是天然生态、营养健康的优质绿色有机稻米。

  稻米质量如何保障?鸿翔亨利水稻产销合作社建立了一套产品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在有机鸭稻种植基地全部铺设了光纤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实现了物联网技术下的精准农业生产。消费者只要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验证产品真伪,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进入公司农产品生产溯源平台,24小时监控水稻种植、生产、包装、检验的全过程,甚至可以直接掌握到稻田的水温、虫害等各方面信息。该合作社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绿色(有机)食品体验旗舰店,用户可以切身体验到产品从种植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张洪利介绍说:“只要我们用良心做事,把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都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消费者就能更加信任我们。”

  由于鸭稻米采用纯绿色原始的种植方式,生产出的大米和鸭子在价格上都要高于普通产品。同样在进行稻鸭米生产的五常市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项文秀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鸭稻每亩成本在4600元左右,亩产大米340斤左右,每斤大米按照合作社售价为每斤60元,大米一项每亩收入大概2万元,每亩放养的18只稻鸭市场售价大概1000元,每亩纯收入大概在15000元左右,是常规水稻种植的10倍。在市场销售方面项文秀非常自信地说:“产品质量有保证,市场销路一点不愁,潜力巨大。”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鸭稻米;同时,合作社拓宽专业营销渠道,组建了专业营销团队,以团体订购、专营直销、稻田认领等方式,积极开发北京、上海、深圳等高端市场。

  运用“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利用物联网消除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闭合产业链,缩短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产品成本,保证了产品安全。“我们将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作为五常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以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来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冬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