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寻找乡村好青年

于士涛:用青春书写绿色梦

2015-12-30 15:39:17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这里曾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落叶松万株成林”。但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一片荒漠。1962年,为向沙地进军,国家组建了塞罕坝林场。在几代务林人的共同努力下,这里不仅有效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服务。

  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场长、第三代务林人李士涛就是务林人其中的代表。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备受塞罕坝林场“务林人”信赖的年轻场长,30刚出头的于士涛正一步步实现着他的绿色梦。

  扎根,用信仰托起青春梦想

  2005年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选拔,于士涛怀揣着要把毕生的经历和知识全部释放到塞罕坝林场的土地上的梦想,成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一名普通职工。最初的日子,于士涛感觉身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全身都是力量。每天跟着营林区主任早出晚归,进入林内指导树木间伐、树木修枝,忙忙碌碌地从事着春秋两季施工作业。然而,一进入11月份,塞罕坝的天气就像发了疯的怪兽,西北风裹着雪花嗖嗖地刮个不停,白毛风打在脸上像刀割一般,屋内屋外的温差50来度,去外面上个厕所都要下好几次决心。吃水要用两个水桶一根扁担,到屋后冰冻的小河里挑,挑一次水就要砸一次冰窟窿。一些老的职工也不买账,“城里的孩子,又不是咱们围场人,呆不了两天就得走。”

  在意志和忍耐的严峻考验下,于士涛开始动摇了,走还是留?多少个不眠之夜,思考着身边塞罕坝前辈的创业故事,务林人的坚守和科学发展成就,他想到了自己铭刻于心的理想信念,想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在千百次的矛盾纠结中,他总结出一条真理,那就是“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决定留下来,在塞罕坝这个林业大舞台上点燃创业激情,实现人生理想。从此,他便扎根在基层,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上山施工时,他一人要充当好几个角色,既要负责技术,还要保证后勤供给和安全。每年生产任务都是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可他心甘情愿地在山上一蹲就是几个月,风吹、日晒、雨淋,忍饥挨饿,每一次完成生产任务,脸上要暴几层皮,嘴唇要裂几个大口子,人也瘦了一大圈。正是这些真真切切的亲身体会,使他对林业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坝上有了更执着的热爱,青春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吐露芬芳。

  务实,用勤劳解决技术难关

  2008年5月,于士涛被任命为千层板林场生产股股长。“行不行得试了才知道。”这是年轻的于士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一年四季的防火、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整地到造林,从割灌、抚育到经营培育,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均做到精准无误。他每天周而复始、早出晚归,林场的每一个林班、小班,每一块林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他成功实施了人工林不同密度、低保留株数抚育作业实验,开创了“小面积皆伐作业全林检尺”的调查设计新方法,引进了高位修枝机及械犁沟整地技术,并参与编写了Casio-4800xp计算器系列应用程序,开创了林业生产的新局面。

  创新,用担当彰显务林人风采

  2012年10月,于士涛被任命为千层板分场场长。年轻的于士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林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火,作为场长的他,一直紧绷这根弦。“老在一个问题上给自己这么大压力,其他事情还干不干。”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有了想法,就得付诸实践。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他连续两个星期和护林员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摸索出了“短信互联人人通”联络平台,通过瞭望与电话通报相结合、瞭望与日常巡护相结合、瞭望与总台指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位职工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天气及工作在岗在位、火险等级等情况,确保辖区森林防火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作为国有林场的领导,他深知林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石质阳坡地块造林整地表土较薄、石块较多,且造林前需要整大穴、深穴、客土的实际情况,他亲自深入造林一线挖坑掘土,切实研究对策。最初,一个坑没干完,手套磨出了洞,手指划出了好几道血口子。为了减少伤害提高工作效率,他经过多次研究、设计、试用,再研究、再设计、再试用,最终决定在镐体的另一端焊接上三齿耙,在使用中只需径向旋转手柄,镐和耙就可轮换使用,从而提高了石质阳坡造林整地的效率。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他根据市场行情造材,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销售木材,明确采挖地块,规范程序,实施苗木标签、全面复检与市场挂钩定价等措施,公开竞价,杜绝了跑、冒、滴、漏等现象,切实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财务管理中,他严格执行总场的各项规定,大力倡导增收节支、挖潜增效,严格精细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正、公开。

  他在塞罕坝工作10年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凭借个人的朝气和魄力、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凭借执着的追求和理想,累计主持完成的营造林工作近10万亩、完成病虫害防治近5万亩、完成育苗近200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多年来,于士涛始终坚持对林业事业甘于奉献的执着和追求,传承着老一辈塞罕坝人防沙止漠的绿色事业,一路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务林人”的赞歌,实现了“务林人”的绿色梦。

  (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供稿)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