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8 11:45:27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李樊
8月12日,第十六届长春农博会开展第二天,记者边走边看,感受最深的是,不少省内的农产品,从外包装到农产品品质,都一目了然地上了个档次。精巧包装的大米和杂粮杂豆产品,近些年日益常见,这些先姑且不说,就连最为普通的蔬菜瓜果,也一改往日拖泥带水的邋遢形象,纷纷“穿”上了“新衣”。
在位于主展馆农安县展区的春江堰家庭农场展台前,记者见到一个个透明塑料盒中,新鲜的绿叶菜、茄子、番茄、土豆个头匀称,表面洁净,整齐码放。包装盒上贴着纸质标签,清晰印着产品的品牌、品种、重量和价格。
标签旁一个大大的二维码贴签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本以为是企业的微信号或网站链接,却不曾想,用手机扫码,一个“追溯结果”的页面显现出来。页面中,这盒圣女果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联系人及电话、所属区域等信息,都在列表中一一展现;蔬菜的整地、灌溉、杂草防除、收获和包装加工等环节的作业日期也精确在列。
春江堰市场总监唐晓明告诉记者,通过扫二维码展示的信息,来源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是农产品的“官方身份证”。
据省农委质量监管处副处长赵然介绍,在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吉林省十年磨一剑,开发建设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平台于去年投用。通过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对农产品、收贮、包装、运输等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管,把过程监管、质量检测、预警分析、来去追溯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详尽的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增强消费者信心。
致力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国信农业,也加入了信息平台。“平台不仅监督着我们的生产运营,督促着我们要安全生产,做优质农产品。同时,平台代表着官方认证,是权威的、可信的,这更助推了我们品牌公信力的建设。”企业负责人金营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