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地方

江苏泰州金融惠农新举措 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

2017-07-03 12:42:16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杨滢 景明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杨滢 景明)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资金保障是关键。而目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种养大户有了项目却没有相应贷款项目支撑、农村金融资源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利薄而风险与成本高,资金不愿流入.....这一系列的老问题横亘在农村金融发展和群众致富之间。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难题,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屏障,江苏泰州的金融机构探索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

  仲伟勇是江苏泰州飞船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农村经纪人,眼下正值小麦收购时节,这也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因为整个合作社的小麦都是通过他销售出去的。

  仲伟勇:我们现在每天五辆车子往这里送,每天送三五百吨。

  仲伟勇的粮食都是送到江苏天利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虽说每天送粮,但仲伟勇心里却是喜忧两重天,喜的是粮食卖出去了,但是让他担忧的却是资金。

  仲伟勇:钱都是先结算,现金在100多万,价格每斤在1.18元。

  由于粮钱先要结算给农民,碰到收购量大的时候,资金周转就容易出现困难,就在仲伟勇犯愁的时候,泰州农村商业银行主动找到了他,为他提供贷款。泰州农村商业银行物流园支行行长吉明告诉记者,泰州农村商业银行另辟蹊径,将关注点放到农村经纪人身上,通过他们来保障农民的收益,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措施。

  吉明:我们让天利提供担保,一个星期到位,目前发放2600多万。

  目前有资金需求的客户,集中于专业种养大户。这部分大户前期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经营,如缴纳地租等。他们拥有的土地,大多为农村耕地,其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资产大多没有产权证,资产无法抵押融资,财产也无法变现,因此很难在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资金。针对这一问题,泰州兴化农商行的一项金融产品,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抵押物不足、担保难落实的问题。兴化市联发食品公司董事长王笛庭:

  王笛庭:这几年市场上前景比较好,农商行给我们支持了1500万,我们才有今天的规模。农产品销售周期比较长,所以我们需要的流动资金量比较大。贷款时间也很短,我们材料报上去两三天就下来了。

  投资高、周期长、回笼慢是农业的特点,一些新型的经营主体初期将资金用于租地和基础设施,一时资金难以回笼,贷款到期还不了款的现象时常发生,影响了信贷支农政策的落实。兴化农商行董事长洪其华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力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洪其华:一个企业贷款到期后还不上款怎么办?过去办法一般是进行民间贷款,或者高利贷来还,成本非常高。我们创新了业务,就是到期以后有困难不用还,银行来续贷、转贷,既快又好。在支持三农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创新我们的产品。今年我们有一个产品叫“接信融资宝”,深受广大农村企业欢迎。

  记者在江苏泰州兴化市荻垛镇南北石村调查了解到,去年,兴化越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需要扩大规模,在资金缺口大的情况下又遇上了气候灾害,导致哈密瓜减产,正是100万元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合作社利用这笔资金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大棚水果生产效率,由单一产品向生产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转型,预计实现产能和销售收入每年20%的增长幅度。兴化越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俊:

  曹俊:去年,我们的瓜种的不好,天气问题,雨水太多,收成不好,农发行知道我们有这个困难,就主动找到我们家,给我办了阳光再贷,借了100万。不需要什么抵押了,很简单的手续,经贷人就过来看一下,主要看一下土地流转抵押证,就可以了。没这部分钱,去年的瓜也上不了市,下半年种子都买不成了。

  农村金融服务最终服务的是农民,为更好的配合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种养殖业结构调整,让更多农民受益,江苏泰州多家金融机构围绕地方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持续创新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兴化农商行副行长华飞:

  华飞:首先我们坚持市场定位,立足三农,立足小微企业,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在围绕农民、农村、农业来做,围绕地方的产业特色,我们不求大、不求雅,把我们县域的三农服务好,同时把区域性金融做好之后,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