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地方

广东:示范带动培育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

2017-05-11 09:38:20       来源:    作者:

  这里有每天

  听音乐的蔬菜

  五年改变·直播广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补齐广东农村建设短板,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从2014年起,广东省每年在粤东西北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遴选14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以下简称“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每年选取6个片区开展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三年来,我省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坚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2277条省定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据笔者从广东省委农办了解到,我省已于今年启动为期两年的新一轮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力争到2018年全省每个县域都有一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示范带动整县、整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为迎接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南方日报记者兵分两路,分别前往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新村雕子塘村、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以小见大,直播我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在培育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上所取得的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 胡新科 徐乐乐 毕式明 通讯员 赖南坡

  9:30

  乳源·雕子塘新居 60套瑶胞吊脚楼新房融景入“画”

  雪白的墙壁搭配了红色的瑶族风情图案,60套整齐布局的瑶胞吊脚楼新居坐落于青山绿水间,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家务农的雕子塘村瑶胞村民赵建明正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喝茶。

  谈起住了近两年的新居,赵建明回忆起了新村建设前的居住环境:100多年来,雕子塘村里的房屋经历了从茅草屋、树皮屋到泥砖瓦房的演变,之后有了少量的红砖房。“我自己住的就是差不多有百年历史的泥砖房,每逢下雨天四处漏水不说,还要提心吊胆;因为没有排污管道等设施,一到夏天,房前屋后污水横流,臭味熏人……”赵建明说。

  “我是2015年春节时搬进新居的。”赵建明觉得,新旧居住环境对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法比”。赵建明自豪地主动提出,要带记者到16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参观下:楼下是客厅、餐厅、洗浴间,楼上有四间房屋,除了作为卧室外,还有储物间。

  东坪镇新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云华介绍,雕子塘村共有60户村民,280余人,如今的雕子塘村新居是从2013年开始谋划建设。

  位于粤北崇山峻岭之中的乳源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世界过山瑶之乡”,在大山深处的一些村庄瑶寨,居住环境差、出行难、居民总体上比较贫困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2013年开始,乳源提出打造幸福安居示范带的构想。该构想以省道250线乳城镇至桂头镇公路为轴线,以新民居和交通建设为抓手,沿线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瑶族和客家特色的新村落,并整体带动片区内的瑶族文化、观光旅游和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2014年乳源打造幸福安居示范带的构想成为现实:乳源入选我省首批14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获得省补助资金1亿元,并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五彩瑶乡”。雕子塘新村正是“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主体村之一。

  在省市县的大力帮助下,雕子塘村通过政府补助、省光彩事业促进会资助以及村民自筹等办法,共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对原来的泥砖房进行原址重建。

  “每户村民只需要出资5.5万元,便可入住新居。”赵云华介绍,瑶族是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而建,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

  在论证拆旧建新方案时,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尊重瑶胞们的生产生活习惯,统一把木头建筑改为了钢筋水泥,但依然保留了瑶族特色风格。

  在建设村内道路、绿化带、排污管道等新居配套设施时,更是全村老少齐上阵,筹工筹劳,自发加入到家园建设中来。

  “如果建设自己的家园都不积极,到最后遭罪的只能是自己。”正准备出外务工的村民赵告化指着村里宽敞干净的道路告诉记者,政府帮助村民住进了新房新村,但是日常维护还是得靠自己,“你看看,村里的道路上只要有垃圾,路过的年轻人老人小孩,都会自觉地把它捡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嘛”。

  10:00

  乳源·山中杉树林场 万亩杉树千亩茶园铺就致富路

  准备出外务工的赵告化是要去县城工地打工。“以前村里的路不是很好,想出去务工也难。”赵告化介绍,如今,道路畅通了,自己每个月打工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孩子外出务工、自己也搞一些种养业,“一年家里的收入有五六万元,有时候也会多些”。

  赵告化口中的种养,其实是过山瑶的传统:因山而居,因山而耕,因山而果。对于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而言,改善村民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通过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

  雕子塘村坐落于半山腰,而周边的深山上,万亩杉树郁郁葱葱,千亩茶树生机盎然,百亩果树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种养产业为雕子塘村民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我自己家就种了2000亩的杉树,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赵云华告诉记者,整个新村种杉树面积达5万亩,按照15年左右的生长期,预计成林之后的收入每亩达到1万元以上。另外还有茶树1200亩,每亩收入能达到1.5万元;果树约500亩,挂果后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乳源为了鼓励村民从事种养产业,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以村民种植杉树、种植茶叶为例,政府每亩补助200元,有力缓解了农户投入不足的难题。

  还有些村民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建立家庭农场,建立种养基地,创建新产业和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在村里创办了养猪基地的村民赵军明介绍,自己的养猪场每年出售生态肉猪300头,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雕子塘新村建成后,还与东下山瑶族新村、斜岭瑶族新村等村庄联合打造瑶族生态旅游文化长廊,大力发展瑶家乐、瑶绣等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目前乳源正加大对特色村寨瑶绣传承保护和发展力度,由传统单一的瑶族服饰培育延伸到瑶绣装饰画、台式饰品、挎包、挂件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发展壮大瑶绣产业。

  10:30

  博罗·松树岗村绿道 新村新貌新景点刷新农村颜值

  在“七星耀罗浮”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之一的长宁镇松树岗村,山水田园的画卷正缓缓铺开。宽敞整洁的村道两旁种满了绿树红花,一幅幅精美的文化壁画映眼上墙,瓜果飘香,花海烂漫。记者在村主干道逛了一圈,竟然没发现一片垃圾、一摊污水。

  在村民游伟雄家门口,一座用篱笆围起来的“小花园”引人注意,这个生态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如今已化身为村庄一景。村民排放的生活污水经过管道进入设施,在植物和设备净化下,可直排农田灌溉。

  “以前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一到下雨,门口就很臭,泥泞不堪,摩托车都开不了。”游伟雄感慨道,借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契机,村里开展了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记者了解到,松树岗村所展现的村庄喜变,正是近年来通过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不但打造了水清、树绿、村美的新农村景象,还大大提升了新农村的颜值。

  松树岗村党支部书记朱见聪介绍,松树岗村目前已建立保洁员管理制度,全村共配备保洁员10名,垃圾屋6个,实行8小时保洁制度,分段包干,做到责任到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全面实施“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同时,还建有污水处理设施7个,基本满足全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为了实现绿满家园,松树岗村全面实施了“见缝插绿”工程,在村道两旁、民房的屋前屋后、荒地等全部种上树苗、果苗、草皮等,村道也安装了路灯,实现绿化美化全覆盖。

  目前,松树岗村已投入2200多万元,基本完成村庄整治、道路硬化、污水处理、民房外立面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项目。

  不仅是松树岗,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也已在全县铺开。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7522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保洁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3座,71%的村实现雨污分流。种树30多万株,建成省级生态镇14个、市级生态村273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的今天,古人诗中所描绘的乡村美景正在博罗县松树岗村上演。而美丽的松树岗村只是博罗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庄之一。

  据了解,作为全省首批新农村示范片之一,惠州市博罗县依托环罗浮山生态旅游圈,把松树岗村等7个行政村、50个村小组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构建起一个“七星耀罗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区,并形成“三园四海”的特色,即:新作塘村“航天农业园”、埔筏村“岭南风情园”、郭前村“水产业观光园”、澜石村“醇香酒海”、松树岗村“烂漫花海”、西群村“清幽竹海”、酥醪村“道庭境海”。

  11:00

  博罗·空中田园 村里种植的瓜果蔬菜每天听音乐

  村里种植的瓜果蔬菜每天都要听音乐!这样的趣闻,便是记者在松树岗村走访村里引进的“空中田园”立体种植基地时发现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空中田园”设有科普教育基地、庭院阳台种植示范区、采摘园等区域,草莓、番茄等育苗应有尽有。这里主推生机立体蔬果采摘、CNT自然农法等现代农业,园区集生产、加工、科研、技术培训、销售、观光、展览于一体,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场,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令记者奇怪的是,在“空中田园”边看边行,可以听到悦耳的轻音乐。本以为是营造气氛,但广东空中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铭贤摇摇头笑着说:“这些音乐是给蔬菜瓜果听的!”

  林铭贤介绍,这里的蔬菜瓜果每天上午听古筝,下午听佛经,“大自然每种植物都有生命,舒缓的音律可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让它们生长得更好、更健康。同时,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也能更加舒服。”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改善环境,更要带动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按照博罗县省级农村示范片规划,要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松树岗村被定位为“烂漫花海”,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除了引进了“空中田园”、客家佬豆腐花厂等龙头农旅产业项目外,该村还建有连片花卉、火龙果、葡萄及现代农业等特色种植基地,极大带动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春节期间,松树岗村接待的游客数量就近4.5万人,实现旅游消费约200多万元。

  博罗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在新农村建设时强调农旅融合发展,最终产生“三变”效应,即农村变景点、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农产品变旅游产品。

  据了解,松树岗村的“空中田园”和客家佬豆腐花厂里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本地村民。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不仅村里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松树岗村民张巧玲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此前在广州、深圳打工,后来听说家乡建设新农村,来了企业,便欣然回乡。如今,她在豆腐花厂工作,每个月都有数千元的工资。“工资和外面差不多,而且离家近,有个好平台让我们返乡建设家乡,何乐而不为?”

  张巧玲说,村里还引导他们利用自家的房屋改造装修后,发展民宿或农家乐,将自家生产的蔬菜、家禽、瓜果等做成农家菜,向游客开放,让游客有得玩、有得吃、有得住。

  对话

  博罗县农林局党组副书记彭兆洪:在全县推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经验

  两年多来,博罗县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一幅村美、民富、善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画卷正在铺开。

  彭兆洪认为,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要抓好规划、绘好蓝图。以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编制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全县所有村庄都编制了规划,实现全覆盖。同时村庄环境整治也必须狠抓落实,博罗县通过开展“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为重点,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实现农村面貌的全面“升级”。

  农村要美,农民要富,这是关系到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彭兆洪认为,必须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新农村“三变”工程,不仅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更要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这样才能让新农村建设运转持续长久。

  目前博罗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经验正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接下来,还将整合各方资源,把省级贫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以更高的质量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真正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乳源县委农办副主任马甫团:全县推行村镇双向承诺制度

  2014年乳源“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启动以来,通过创新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时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各自然村成立坚强有力的村民理事会,坚持在村级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村民理事会的名义申报创建整洁村或示范村,推行自然村村民理事会与乡镇人民政府双向承诺制度,双向监督和落实各层级职责,组织发动村民进行“三清”“三拆”“三建“工作。

  “除了政府投入,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马甫团介绍,乳源已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整合力度,充分利用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今年已整合资金4.6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特色产业发展。乳源也正通过贷款融资方式,向国家农业发展银行韶关市分行申请10亿元贷款,用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底,乳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已开工建设项目153个,验收完工项目87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过3亿元。示范片41个主体建设自然村均完成村村通安全饮用水,村巷道硬底化和卫厕改造村庄38个,完成率100%,还实施了“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保洁机制。

  在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下,全县有509个村建立了村民理事会,394个村建立了卫生保洁队伍,413个村完成了村巷道改造,153个村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73个村实行雨污分流,116个村建设了小公园或文体活动广场,基本达到整洁村标准的村庄281个。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