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地方

阜新粮改饲为玉米主产区产业调整打样儿

2017-02-16 15:42:47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不种玉米种啥呢?这两年玉米价格下跌,很让农民伤脑筋。

  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中,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问题最突出,调减种植面积的任务也显得更为紧迫。

  在化解玉米库存的举措中,在给秸秆找出路时,我们注意到一个新词“粮改饲”。

  怎么改?怎么调?

  阜新市彰武县已经开始做了……

  词条

  粮改饲

  指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引子

  2016年,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养牛大户张旭做了一件让乡亲们目瞪口呆的事儿。没等玉米成熟,就把带棒儿的整株玉米全部轧碎,做了全株青贮饲料。

  1月22日,记者在村里采访时,还有一些乡亲对此不理解,这不是败家、瞎胡闹吗?

  张旭的做法真是浪费吗?

  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在玉米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国家对粮改饲补贴的大背景下,改籽粒收储为全株青贮利用,既能破解秸秆之困,又能调减传统玉米产量,增加牲畜的优质饲料,增加农民收入,堪称玉米主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一招妙棋。尤为重要的是,推广青贮饲料能提高畜牧业整体品质,这是塑造阜新乃至辽宁省畜牧业品牌的必由之路。

  乡亲吃惊 带棒儿的玉米秆儿做了饲料

  张旭从2009年开始养牛。养牛需要大量饲料,养殖户四处收购秸秆,导致周围十里八村的秸秆不够用了,有时还会发生养殖户之间“抢秸秆”事件。

  为了保障牛有充足、适口的“口粮”,养殖户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高品质饲料基地。2014年,张旭买下几片尚未成熟的玉米,连棒儿带秆儿全部切碎,放到青贮池里发酵,做了300吨全株青贮饲料。

  张旭的举动引起乡亲们的质疑:“有点虎”“败家”“连秆儿带棒儿都轧碎了,白瞎了”。

  2009年至2013年,张旭一直做黄贮饲料。“全株青贮有玉米棒儿,黄贮没有玉米棒儿,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张旭说,之所以“败家”做全株青贮饲料,是因为它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全株青贮饲料中,玉米籽粒重量占总重的45%,消化率达90%以上;茎叶部分占55%,消化率60%至70%。全株青贮既有茎叶等可消化利用的纤维营养,又有籽粒中的淀粉能量营养,适口性、消化率以及营养价值很高,和吃干秸秆的牛羊相比,增重更快,肉质更佳,效益更好。

  细心的张旭做过全株青贮和黄贮的对比试验,用全株青贮喂养的肉牛,比黄贮每头每月增重7公斤。每头奶牛每日增加产奶量1公斤以上,鲜奶乳脂率、乳蛋白提高5%以上,综合来看,全株青贮比黄贮的综合效益高20%至30%,是性价比最好的饲料。

  仔细算账 卖青贮比收玉米赚得多

  几近成熟的玉米,直接被轧碎做成全株青贮饲料是不是有点可惜?

  张旭说:“同样一亩玉米,卖青贮比卖玉米收入高390元至880元。”

  他给记者算了笔细账,他说:“一亩地可产540公斤玉米,按每公斤1元计算,毛利润是540元,加上补贴毛利润就是780元,去掉化肥、种子、农药等成本500元,净利润约280元。如果卖全株青贮,一亩地的收成能达到4.5吨至6吨,每吨价格210元,毛利润945元至1260元,加上政府对青贮饲料的补贴,去掉500元成本后,净利润可达670元至1160元。”

  “幸亏我没等着收粮,直接卖青贮了。”农户肖大军感到庆幸。2016年9月,他预感玉米行情不好,将家里0.8公顷玉米以1.26万元卖给张旭做全株青贮,秋后算账比单卖玉米多赚4000多元,不光如此,“卖全株玉米省去收割、脱粒、晾晒等多道工序,这些环节也省了不少钱!”

  阜新是传统玉米种植区,在玉米去库存、价格低迷的大背景下,农民收益减少。这种形势倒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方式,阜新市2016年调减了3.47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

  肖大军也琢磨着改种新品种,但是苦于没有技术,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张旭说,农民长期养成的种植习惯很难一下子转变,“急刹车”不现实,今年春天许多农民仍然会选择种玉米。

  如今,玉米种植户有了新选择:既可以把玉米卖给养殖户,又可以自己养牛养羊,从而为养殖业繁荣打开机遇窗口。

  张旭算了一笔账:假设一户农民有0.8公顷地,种玉米的净利润是3360元。如果把这些玉米都做成全株青贮,能喂养6头牛,一年出栏12头,年利润3.6万元,是种玉米的10倍。养牛每天早晚饲喂,不占用正常耕作时间,家庭主妇都能胜任。

  2010年,张旭创办伟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6年间社员发展到150户,年出栏量8000余头。他预计,2017年会有更多农民从玉米种植户变身养殖户。

  粮改饲 全株青贮普及的催化剂

  粮改饲是国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部署。2016年,阜新成为辽宁省粮改饲试点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被列入全省8个粮改饲试点县区,试点在奶牛、肉牛、肉羊场(合作社)和专业化青贮饲料加工贮制企业等地展开,国家对生产青贮饲料予以补贴。

  从2016年4月开始,阜新市畜牧系统历时两个月,对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进行调查摸底,最后收录规模养殖场216家,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为0.4万公顷。

  粮改饲后,养殖户和种植户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阜新市畜牧兽医局草原站站长付海河说,2016年阜新市共完成贮制玉米、牧草等青贮饲料34.4万立方米、28.2万吨。

  2016年,张旭一口气做了2000吨全株青贮,是2015年的2倍。张旭今年打算流转200公顷土地种植青贮玉米,以达到“自给自足”。张旭说,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识到全株青贮的好处,再加上现在玉米价格低,这都为全株青贮的普及、推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现在,伟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30%的社员做了全株青贮,还在给牛喂干秸秆的比例降至40%。

  张旭预测,今年做青贮的社员比例将由30%提升到40%,并且促使他们由单纯的养殖向“种植+养殖”的方向调整。

  彰武县畜牧兽医局局长王军详细列举了“粮改饲”的好处:与原来的籽粒玉米收割相比,全株青贮玉米的田间作业环节减少,收割费用降低,种植户每0.07公顷至少增加200元收入。

  青贮玉米

  不是指玉米品种,而是指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经发酵制成饲料,是鉴于农业生产习惯对一类用途玉米的统称。很多籽粒玉米在收获之后也是用作饲料,因此,将粮食作物改成青贮饲料,可以直接就地转化,效率更高。

  产业结构向“种植+养殖”双向延伸

  阜新市畜牧兽医局草原站站长付海河告诉记者,饲草料占养殖成本的70%。没有优质的饲草料,养殖水平上不去,生产成本就下不来。引导养殖户从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适度转变,既能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又能破解秸秆焚烧难题,还能促进阜新从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由过去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

  记者了解到,随着玉米种植户向下游养殖业延伸,养殖户向上游种植业拓展,阜新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种植+养殖”双向延伸、养殖户和农户“种”“养”两头得利的局面。

  2016年,彰武县“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申报成功,项目连续实施3年,项目完成后将提升彰武县奶牛标准化生产整体水平。

  养殖业的繁荣还带来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全县有3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20万头;有2家禽类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2500万只;有1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只。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30年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增加了一倍,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增加了两倍。人们对肉类和奶产品的大量需求,支撑着养殖业的持续稳定繁荣。阜新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将为打造畜牧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