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路遇“麦客”:今年小麦收成比去年好

2017-07-21 10:21:5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能静、连振祥

  坐在路边的收割机上,看着几十米外的麦田,骆康很无奈。收割机开不过去,他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一地摇曳的金黄。

  汗水流下来,冲刷着脸上的灰尘,未掉到地上就已被蒸发。心里的焦躁其实比头顶的烈日更容易让他上火。一个上午只收割了20亩小麦,看来今天只能在路边歇了。

  “这连在河南一天割的四分之一都不到。”骆康不甘心。

  盛夏七月,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小麦金黄一片,地表的温度已超过40摄氏度,没有一丝风。今年气候反常,几乎是逢雨必雹。乘着天晴,农民“抢黄田”,像骆康这样四处奔走的“麦客”就特别受欢迎。

  遇见骆康,是在甘肃武威去民勤县的公路边。中午已过,骆康还没吃饭。“天太热,吃不下,喝口水就行了。”骆康说,“一上午收割20亩太少了。”

  陕西渭南出“麦客”,骆康即是其中一员。“‘麦客’都是‘流浪汉’,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开着收割机背井离乡转地头。”骆康说。

  “麦客”的这种夏收生活是从5月份启程的。每年5月,河南一带的小麦就成熟了,骆康和村里的小伙伴们驾驶收割机去河南,开始为时半年的收割生活。随着中国小麦由东到西逐渐成熟,他们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一路往西。过了10月,“麦客”们返家,把挣到的钱塞进媳妇口袋。如此周而复始,骆康已经干了8年。

  倚在收割机上,骆康面带愁容。“下午的两三家麦子看来是收不成了,路太窄,这种小型收割机都很难进去。”骆康对河西走廊一带田间地头的路很无奈。

  “甘肃和河南不一样,河南麦田连片,几百亩几千亩一起成熟,我一天能收割150多亩。”骆康说,“甘肃的地里,玉米、小麦、洋葱、辣椒都有,小地块交叉种植。在秋粮夹缝里收夏粮,很容易压坏别人的庄稼,一天只能收七八十亩。”

  每年和夏收打交道,骆康有“三喜”:一喜农业大丰收。由东到西一路走来,骆康能真切感受到这些年中国小麦年成的丰歉。

  “今年小麦收成比去年好。”骆康说,“国家有各种惠农补贴,加上前半年雨水较多,今年旱麦亩产量能达到七八百斤,有的地方能过千斤,产量比往年多三成,是个丰收年。”

  二喜农机质量高。半年“麦客”生活,骆康驾驶他的收割机跑5000多公里。让骆康骄傲的是,他的国产收割机很少出故障。“中国农机制造水平越来越高。”骆康笑着说,“我买收割机国家农机补贴了3万元,设备质量高,很少维修又省了不少钱,国产农机真心好。”

  三喜农村治安好。“麦客”大部分走的是县乡公路,遇到最危险情况就是被拦路抢劫。骆康回忆说,有一年夜里他在驾驶室睡觉,醒来之后发现包不见了,衣服都被人扒走了。他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翻包,但就是醒不过来。后来听人说,小偷把类似“迷香”类的药吹进驾驶室里了。“这些年这样的事情没有了,农村社会治安确实好转。”

  但是,目前农村的田间管理有待改善。骆康指着眼前的小道说,这路其实有3米多宽,后来你家耕一点,我家犁一些,就剩2米了。“国家一直提倡农业机械化,这样的道路农机都进不来,怎么能实现机械化呢?”说这话时,骆康搓着手里的一棵麦穗,身上沾满了收麦时扬起的黄土和麦芒。

  骆康忧虑的是,收麦子这活现在也不好干了,最好时他一年挣6万元。现在不行了,尽管1亩地50元的收割价格不变,但这几年“麦客”增加太快,农户看到“麦客”供过于求,虽不压价但少报耕地面积。

  正说着,上新村村民来找骆康收麦,骆康最关心的还是路有多宽,收割机能否进去。骆康说:“种庄稼不容易,收庄稼也不容易,把路留宽点大家都舒心。”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安思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