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绿色食品与三产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以黑龙江五常金福泰集团为例

2017-03-01 12:37:2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邓雪霏

黑龙江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发绿色食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全省成长性最好的支柱产业,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主导品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克服“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困扰,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五常金福泰集团注重加快模式和业态创新,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加快延长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不仅自身实现了强企富民的目标,也探索了绿色食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绿色食品与三产融合的实践

发挥独特优势,夯实基础促融合。五常金福泰集团地处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半截子村,是五常“水稻王国”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土壤为黑色沙壤土,有机质含量高。集团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原料基地,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平整土地10000亩、硬化渠系7.5千米、整修田间道路20公里,铺装地下引水管线8000延长米,建设育苗基地3处,大棚近200栋,实现了智能化供水;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成生产监控和质量检测系统。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完全按照欧盟有机水稻生产标准进行,已建成“鸭稻”生态、欧盟有机、中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四种类型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共10万余亩。

厚植主导产业,提升实力促融合。集团紧紧依托绿色水稻标准化原料基地,通过实施“三个转化”,厚植主导产业,提升集团发展实力,促进融合发展。一是向大基地转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创新机制和效益吸引等措施,带动企业周边的3个乡镇,6个村开展有机稻种植,基地面积由成立之初的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0万亩,增长近50倍。年加工稻米8万吨,占全市水稻总量5.3%。二是向大加工转化。以提高水稻精深加工能力为目标,引进日本佐竹等先进设备,生产鸭稻鲜芽米、欧盟有机米、有机鲜芽米等系列高标准精米和稻谷油等4个系列30多个产品。三是向大品牌转化。注重科研投入,着力培育名优品牌,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培育“稻花香2号、5号”等优质品种,育有“乔府君道”、“乔府大院”等系列大米品牌1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

创新经营模式,利益共享促融合。一是领办合作社。2011年组建成立王家屯合作社,出资1318万元入股,并将公司原来承包的1万亩土地入社,带动736户4.28万亩入社合股经营,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水稻由合作社统购统销,并实现二次分红,确保农户的利益。二是带动联合社。以王家屯合作社为主体,吸纳百纳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合作社入社,实现统一经营方式,统一分配机制,统一作业标准。三是发展订单农业。企业采取签订订单,统一种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的形式,以每市斤高于市场0.1~0.2元的收购价保障农户的利益。

打造全产业链,加快增收促融合。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链横向延伸。集团依托资源和科研优势,组建成立5家公司,5家农机合作社,重点围绕水稻、养殖、园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种子研发、园艺栽培、稻鸭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配送、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等产业,实现了土地到餐桌全过程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积极向下游产业延伸,以“稻花香”文化为核心,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先后投资400万元,成立稻香村旅游文化公司,建成稻花香生态体验区、万米蔬菜采摘园、稻米文化广场、生态体验廊桥、稻米桥观景台、稻米文化展厅、农家特色美食餐厅等农业旅游设施项目。带动农民发展有机蔬菜、猪、禽等种植养殖项目,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等。现已形成集种子研发、农机服务、绿色种植、有机种植、稻米精加工、市场营销、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全产业链布局。

绿色食品与三产融合的“金福泰模式”

金福泰集团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通过发展促进融合,通过融合提升发展,培育了特色鲜明的融合模式——“金福泰模式”。

强化标准,融合产品链。严格将有机技术标准融入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监管产品链各个环节,确保每一粒米、每一件产品“纯真”。一是严守种植标准。恪守“三不”、“三增”。“三不”,就是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坚决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坚决不使用化肥、坚决不使用化学除草剂。“三增”,就是增加人工除草投入,全部实现人工除草;增加高端“投入品”投入,有机肥料、农药均为进口高科技生物农药;增加科技农艺,采取“宽窄行”移植方式和实行“浅湿干”灌溉方法,抗倒伏、促分蘖、抗病虫害。二是严守质量标准。充分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封闭式加工,全程不落地,避免二次污染。有机水稻收割脱粒后,采用有机水稻专用袋进行包装,经水稻运输专用车运输、进库前检验后,存放进有机水稻专用恒温库。三是全程可追溯。在基地安装生产监控系统和质量检测系统,对基地水、土壤、空气实行24小时检测,360度高清摄像头“无死角”监控,确保种植安全,全程质量追溯。

壮大龙头,融合要素链。一是注入资金血液。2015年,金福泰集团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实现资本市场融资。在资金带动下,2016年建设生态鸭稻10000亩,每亩稻鸭养殖水田纯收入可达1.5万元。投资建设检测空气、土壤水分以及大米质量检测系统,使3万亩欧盟种植基地农产品质量追溯实现了全覆盖。二是注入技术支撑。成立了黑龙江乔府大院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育种试验区和5000多亩的扩繁基地,有效保障了订单农业所需优质原种的供应。三是注入文化要素。投资1000万元建设1140平方米的稻米文化体验馆,系统展示五常稻米文化和农耕历史。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体验式活动展示五常大米种植的历史渊源,让消费者变成产品的宣传者,让产品从普通的食用变成一种文化享受。

升级经营,融合利益链。推行“公司+农户+基地+互联网”的经营模式,通过农户入股,实现利益共享。一方面,龙头企业利用绿色水稻加工增值的部分利润对农户和基地进行“反哺”,除了合作社社员分红外,还为基地和农户提供多方面的无偿服务;另一方面,基地和农户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切实解决了加工企业因原料不足而降低标准的问题,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实行最低保护价,把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基地和农户的利益。通过企业所属平台为基地和农户提供涵盖整个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的系列化服务。

创新业态,融合服务链。为推动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集团以“互联网+”为工具,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投资2000万元建立质量追溯平台。通过“云平台”和移动终端对田间进行智能化管理,形成“一品一码一追溯”,基地现状、生长情况、品质等级等信息和图片,通过手机扫码一目了然。通过智慧农业可追溯系统,增加了有机产品附加值,“乔福君稻米”每市斤卖到36元,合作社社员每斤水稻纯收入5元,亩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同时,发展020模式,加入上海众美窝窝、健康食品网、北京易购网等10余家优质网络平台,与泉州粮食城、上海米大娘、北京融金汇等形成战略合作,开辟了“欧盟有机基地、会员私家定制、产品保鲜加工、基地直供餐桌”新的高端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了销售市场。

绿色食品与三产融合的启示

龙头企业是推进三产融合的主力军。从实践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对基地和农户的利益往往关注不够。五常金福泰集团依靠自身实力和优势,在三产融合中起到了主力军作用,吸引上下游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带动金融、信息、物流等关联产业发展,同时加快业态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电子商务营销渠道,促进产品营销,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多赢这一理想效果。未来走好三产融合发展之路,集团要在扩大三产融合外延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产技”融合。依靠互联网,加强绿色标准化基地的基础设施,装备和种植技术等功能融合,创新“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二是加快“产销”融合。充分与淘宝、京东等较大的电商开展平台合作,开展线上营销,探索采用FCT的销售模式,将利益空间更多留给农户。三是加快“产村”融合。推进五常稻花香生态园区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带动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和APP手机端,实现与消费者线上互动,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使更多农户参与三产。

利益机制是推进三产融合的动力源。五常金福泰集团在产业化发展中实现了发展壮大,推进了三产融合,最根本是通过“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按股分红,订单生产。这一办法看似普通,但管用见效,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分享三产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不仅最大程度让企业获得效益,更让农民得到实惠。未来让农民更多分享三产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集团重点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创新组建形式。以合作社为基础,吸引外部投资者以土地入股、资本入股、技术入股与基地农户形成紧密共同体,开展联盟技术服务。二要是创新分配方式。合理体现交易量、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价值,发展订单、会员制农业等让股东不仅可获得一产红利,又可在二三产业增值中获得溢价,激发集团成员动力,做大做强。

合作组织是推进三产融合的黏合剂。五常金福泰集团产业化组织体系中,合作社在三产融合中的作用是比较独特的。其上联企业、下联农户,在农户与基地、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自身不好办和无精力去办的问题,解决了基地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从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生产经营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更大发挥合作社纽带和桥梁组织作用,一是要提升标准,强化服务。要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绿色有机标准体系的创新和实践,做优标准体系,开展系列服务,实施全程科学精准控制。二是要聚合发展。吸引其他新型主体、种粮大户、农技部门、农资农机、购销企业共同参与,打造产业联盟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多要素联动发展和优化配置,实现产、购、销、运、加各个环节链接,形成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社会效益是检验三产融合的标杆尺。龙头企业在自身壮大的同时,能否贡献更多社会效益,是检验龙头企业在三产融合中价值作用和效果的标尺。五常金福泰集团通过培训和各种减免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开展“以工补农”,不仅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未来要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一是要融合社会资本。聚合放大产业链和价值链,开展战略联合,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借助社会资本优势,共建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带动制造、服务业等三产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增收,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切实发挥企业核心价值作用。二是要工业化兴农。用工业化理念带动农业发展,着眼于农产品品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