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生态也值钱了!”——生态茶园建设的云南样本

2017-01-18 21:14:57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杨静

  “以前是富生态穷村民。现在是富生态也富村民,生态也值钱了!”这是茶农阿永明切身感受。

  阿永明的家位于云南省云龙县的大栗树村,当地平均海拔超过2300米,“高山云雾”是这里最常见的自然景观。前些年,青山绿水并没给家里带来效益,每年在种植苦荞和玉米上的农资化肥投入不少,但收益只够解决温饱。阿永明认为村里不适宜种苦荞和玉米,“但苦荞、玉米是家里赖以生存的作物。”

  农技人员经常入户宣讲“转型”,但阿永明一家并没在意。2007年,看到邻居纷纷靠种茶叶生活变好,阿永明和家人决定种茶。

  为了解茶叶种植和管护,阿永明向村里的茶农虚心请教。为了更“保险”,他到村里的大栗树茶叶厂了解收购标准和销售行情。多方打听后,“高山云雾茶”最终在他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阿永明说,最初每亩茶叶收入只有300多元,从2011年开始亩产值逐年递增,去年亩收入超3000元,家里买了汽车,孩子也送到镇上上学。

  “生态茶园的种植、管理很重要。”大栗树茶叶厂副厂长杨继洲说,为了控制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茶叶厂统一采购。同时,茶叶厂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厂里生产部进行生产巡查,如果发现有使用了高毒农药就停止收购。

  农户告诉记者,按照生态茶园标准种植、管理,每斤鲜叶比普通鲜叶至少贵十来元。同时,茶叶厂提供农资销售服务,从厂里购买农资比去市场上购买便宜。

  记者了解到,在茶叶厂的带动下,300多户村民开始种茶叶,种植面积超过2.7万亩,1.7万亩茶园已建成国家标准化茶园,3000亩茶园已连续多年获得有机认证。

  “如何让大家在茶叶上都受益很重要。”大栗树村委会主任尹何春说,村里已形成“公司+基地联农户+品牌联市场”发展模式。在种植方面,县乡农业部门经常会组织农技人员到村指导;在收购方面,村里茶叶厂与村民有协议,按要求种植、采摘,每年收购价格都不低于市场价。此外,日常管理方面,茶叶厂定期培训农户。

  大栗树村茶产业发展是云南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缩影。云南省农业厅统计,201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10万亩,综合产值670余亿元,茶农人均来自茶产业收入2900余元。

  “茶园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茶园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处处长王兴原说,2016年云南高优生态茶园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14个;建设省级高优茶园示范基地33个;示范带动全省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超过570万亩。

  茶叶大县勐海县从2010年开始大力推进茶园建设,实施套种珍贵树种,增加园区生物多样性;配套割草机,减少农药使用,提高除草效率。

  勐海县茶叶局局长钱胜华说,勐海县在发展茶叶的优势得天独厚,拥有较多古茶山、古树茶。过去一段时间,因为没有统一管理标准,农户在茶树矮化后乱打农药、乱施化肥的情况屡有发生。

  “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就是要恢复茶园基地和周边的生态。”钱胜华说,为扭转农户思想,农业部门也改变以往将茶农请到乡镇、县城进行培训方式,让农技人员走村入户,把生态茶园种植、管理技术手段送到田间地头。按照当地出台的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全县45万亩茶园中超过70%都达到了生态茶园建设标准。

  “龙头企业在生态茶园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何青元说,生态茶园不仅是茶农的事情,企业不带动、市场没需求,那么生态茶园建设也不会长久。毕竟,茶农对当下的投入和产出算得很清楚。

  事实上,为了让生态茶园建设更加长久,云南省在龙头企业扶持、品牌塑造与推广也下了不少功夫。目前,全省有4家茶企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60余家,产值千万元以上茶企达170多家,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0家。茶产业良性发展不仅让企业获得效益,更坚定了茶农坚持做生态茶园的信心。

  “量为基础,质为内核。”王兴原说,云南省政府提出打造“千亿云茶”,将为生态茶园建设注入新活力。

  “生态太重要了!”阿永明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