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一个贫困村的“改革突围”

2017-01-14 18:46:56       来源:    作者: 新华社记者 罗羽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42岁的王学英,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露难色,而是多了些自信的笑容。

  “以前快到过年,我就为准备年货发愁,因为没钱;现在不一样了,我有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手头比过去宽松了很多,不怕了。”坐在宽敞的新屋中,王学英微笑地对记者说,这都是村里的改革带来的好处。

  王学英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的村民,七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独自抚养着四个年幼的子女。为了照顾几个孩子,她就在村寨周边打些零工。

  “像个流浪汉一样到处跑,搬砖、拌灰浆,干一些杂活。”王学英说,家中只有不到一亩田地,有活干还能挣一点勉强够一家花销;没活干就闲在家里,常常为揭不开锅发愁。

  但是,近年来,王学英变了。她从一个四处打零工的“流浪汉”,变成了塘约村村集体合作社的股东,并在家门口上起了班,工作一天能挣80元工资。

  她的变化,正是源于她连字面都不理解的“改革”二字。而这两个字又给王学英和村民们带来的是“村社一体”“七权同确”“民主监督”等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正是因为这些“新名词”在塘约村落地生根,让王学英们走上了脱贫路。

  这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从何而来的“改革”理念?

  塘约村党总支书左文学介绍,塘约是贵州的省级二类贫困村、空壳村,全村农户921户、3390余人。2014年6月,塘约遭遇了一场洪水,不少村民受灾,来救灾慰问的领导,建议我们转变思路,搞合作社共谋发展。

  “这个建议触动了我。村民们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勉强解决温饱,很多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左文学说,全村出去打工的村民最多时将近900人,留下老弱病残,不少“妻离子散”,撂荒的土地一度占到了全村的三分之一。

  于是,左文学想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许多地方是把土地流转给大户,但塘约没有大户,最好将土地集中在村集体手中,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他根据“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改革思路,建立村党总支引领、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鼓励村民将土地经营权通过流转参与村集体合股联营。

  曾是村干部的曹友明说,左文学当月召开了村支两委会议,得到认同后,他又召开村民大会,还一家一户上门宣传“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没想到,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响应。

  改革,让这个小山村热了起来。

  塘约建立了“金土地”合作社,并通过村支两委16个班子成员贷款,拿到了第一笔发展资金。当年,全村就有近半数村民加入,现在,已有90%的农户成了合作社社员。

  期间,村里陆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集体产权、小型水利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七权同确”改革,集中了全村90%以上4200多亩土地,发展脆红李、核桃、石榴、莲藕、山鸡等种养殖。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3:3:4的利益分配模式进行利润分成。

  合作社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运行,村民手中有了权力,理事长及下设的生产队、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负责人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股东”说了算。

  这一做法由内而外扩展到“民主监督”,村民可以对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表现进行打分评议,村民则接受“红九条”村规民约的约束,塘约村的政风民风逐步风清气正。

  也就在2015年,王学英把家中的一亩田地以每年700元流转费入了合作社,成了股东,还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上起了班。

  “基地就在家门口,种菜、挖藕……不仅在家门口挣钱养家,还更方便照看小孩。”王学英说,政府还通过危房改造等资金给她盖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一家四口从二三十平方米的破旧老屋里搬了出来,新年有了更多盼头。

  如今的塘约,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村集体经济超过200万元。整个村寨旧貌换新颜,田塘交错,道路干净,房屋崭新,一派欣欣向荣。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