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 10:04:47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
挂甲峪桃花盛开的美景。
挂甲峪村龙王庙。
◀“楹联第一村”标志碑。
▶群山环抱的挂甲峪村。
挂甲峪村,位于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载有世界最大桃园——平谷22万亩桃花海的核心地带。村四周青山环绕,阡陌纵横,谷中果树满坡,潭湖相连,温泉水气氤氲,素有“京东小江南”之称,也是“北京市美丽乡村”和最早一批入选的“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
●贾东红 文/摄
将军挂甲得村名
挂甲峪村名的由来,与家喻户晓的北宋大将杨六郎有关。杨六郎,即杨延昭,名将杨业的长子,在评书演义里为杨业第六个儿子。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为什么是长子却被称为六郎呢?据《杨延昭传》载:“在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杨六郎”应是契丹人给起的绰号,当时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因此把智勇善战的杨延昭视为天上的将星下凡。
杨家将抗辽的主战场在河北地区,平谷一带曾是宋辽两国连年征战的古战场。据说有一次,杨延昭追击辽军凯旋而归路经此地,将士们汗流浃背,饥饿疲乏,六郎见周围山势隐蔽,树木阴翳,便命令下马小憩。大家拴好马,卸下盔甲挂置树上,拿出随身带的干粮,捡起些草烤了烤,囫囵吃了点便披上盔甲,跨上战马,继续前行,后来人们将这处山野称为挂甲峪。
虽然传说版本不一,但六郎挂甲于此均是主要内容,至今仍有些地方被叫做六郎石、野炊灶、拴马桩和饮马槽。
平谷生态第一村
挂甲峪村属深山区,三面环山,中间一片丘陵盆地,面积5.5平方公里,在海拔180-250米的龙行沟谷之间共有两处聚落,150余户人家。
自西北入口沿宽阔的弧形路进村,转个弯方能见到安卧在山腰的村庄。所见是建筑风格统一、布局整齐、层叠有序的现代别墅区,条条洁净的水泥路,串串高挂的红灯笼,一时惊讶似来错了地方,这是山村吗?但周围群山连绵,层层梯田,片片丰盈的果林,处处昭示着她原始而素朴的本质。
村民自住的别墅是带小院的二层小楼,浅黄色外墙,青色屋瓦,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房顶安有太阳能装置,能昼夜供应热水。屋内用的是生物质气化炉,也称无烟炉,以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进行气化处理来做饭、连接暖气管道。庭院中藤架缠绕,花草葳蕤,自有一种田园趣味。村里的太阳能路灯,从村口开始延伸,如同密布的血管,哪里需要就连通到哪里。因此,挂甲峪的夜色非常美,像一角璀璨天河降落在黛色谷底。远远望见山上有转动的“大风车”,那是风力发电装置,果林中有光能杀虫灯,不用农药,照样能杀死几十种害虫。
漂亮的别墅和这些低碳环保的“能源利用”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村民已经享用十余年了。这里还是“富硒村”,经勘测,挂甲峪土壤富硒含量的均值高于国家标准值16.4个百分点。
梧桐引得凤凰来
一个偏远的深山小村,荣获过百余项荣誉的应该不多,宣传文章和书籍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也少之又少,国家政要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切,使挂甲峪处处散发着神秘气息,充满了传奇色彩。
由三十年前“荒山野岭鸟不栖,有女不嫁挂甲峪”的穷山沟,变成了“山山环绕致富路,坡坡栽满摇钱树”的魅力乡村,这个挑头变魔术的人就是该村的张朝起书记,全国劳动模范,他带头创业的故事可谓充栋盈车。执着的人,往往有隐形的翅膀。张朝起就是那种为一种情结执拗的人,为改变乡村面貌,毅然辞去铁饭碗,回村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一个振聋发聩,唤醒了这个村的铮铮铁骨,张朝起带头拿出积蓄、村民义务出工出力,修路蓄水栽树,全体村民不计报酬的创业热血引来八方支援,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的山区致富路。
富裕了的挂甲峪开始追求“内在美”。2014年,在该村广泛的文学和书法创作基础上,吸引到众多本土爱好者参与,根据各家各户的特点,在每栋别墅前挂起自创、自写的楹联,因此挂甲峪又添了“楹联第一村”的美誉。
长寿山上走一走
长寿山位于村东,也称神龟山,因山形似五爪神龟而得名。在长寿山脚下,有一座新建的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千余平方米,建有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殿内供有龙王泥塑坐像和雷神、雨师、风伯、电母等从神站像,东西配殿分别为三官殿和财神殿。据说,山脚下曾有一泉名龙泉,开泉时水势汹涌,奔流不息,在香河宝坻一直流传着“挂甲峪龙泉一冒,香河宝坻就涝;挂甲峪龙泉一开,香河宝坻就受灾”的老话。那龙王庙应与龙泉有关,水势难以掌控,只好请龙王来协调了。
坐观光车来到长寿山顶,蟠桃林中建有五朵金花潭及小温泉池共13个。山腰处有长寿山庄,庄内“八碟八碗二八席”保留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在此回望村庄,更觉挂甲峪不见左邻右舍、避世独立的佳境,山下梯田层叠,曲径通幽。1500亩采摘园内果树繁茂,大桃、苹果、山楂、柿子、板栗、梨等果树应有尽有,春季时当是山花铺香路、花海拥乡村的美景。这些小果小柿除了供人采摘,还成为自制的果酒和饮料畅销在外。山南隐约可见座座红顶小木屋,点缀在浓荫之中,山西侧“伍福街”内是带温泉池的仿古四合院,山对面还有涌动着喷泉的十二生肖潭和露天温泉池迂回起伏。流连于这里的风、云、空气和山景,只觉神清气爽,惟有幸福在山谷中奔泻。难怪来过的人说“长寿山上走一走,至少高寿九十九”了。
老官顶的故事
挂甲峪村主峰叫老官顶,原称老公顶,位于村南,海拔624米,顶部平缓,远远望去,山形像古代的官帽。
据传,明崇祯年间,连续旱涝十八年,颗粒不收,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进了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李自成派兵四处抓捕余党,有6个太监逃离京城。其中的5个藏在了挂甲峪附近的哈巴岭沟内,唯有一名姓萧的太监逃到现在的“老官顶”上,以箫声和这5名太监保持联系。每到夜深人静时,眼望北京,便吹起箫来,箫声如泣如诉,整个山峰似为之颤动,人们随之将此山叫老公顶。后觉得老公顶这个名字不吉利,便改名为“老官顶”。
在没有电视的年月,每遇国家重大庆典,村民都会到老官顶上,一览天安门广场燃放礼花的盛景,老人们至今对这些往事还津津乐道。
“昔日六郎挂甲,今朝众客休闲。”古有杨家将保家卫国的忠勇肝胆,今有众乡民建设家乡新的传奇,千载而下,文化在这里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