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16:12:26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董燕
古北口,一个想象中遥远、陌生、神奇之地,在这明媚的初夏,成为我们居家旅游的首选。
飞驰的汽车沿着自西向东玉带般的京密引水渠,一路行进在绿不断线的花荫之中。进入密云丘陵,汽车在不断升高的慢坡上行驶。右侧山峦接踵,植被茂密。左侧视野开阔,雾气升腾如人间仙境。
“姥姥,快看,前面亮亮的是水!”上小学二年级的外孙牛儿惊喜地喊。
“那是潮河,前边是密云水库大坝,潮河给水库蓄水。”牛姥爷振振有词地解释。 在天蓝地绿的不远处,大坝如白练,萦绕在大地母亲绿色的裙间。
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密云太师屯镇,下榻在落洼村聚春园客栈,这里距古北水镇1.2公里。
啊!这里烽墩林立,碧水长城,天气清爽,风景真美!
登上水街石桥看到恢宏的牌楼“古北水镇”鎏金大字,金光闪闪。站在桥头眺望那光滑如镜的汤河,绿树护坡,鲜花锦簇,乌蓬小船,泛舟汤河。游客站在桥头摸着光滑的小狮子、小白象留下最美瞬间。
沿着像青龙一样不断延伸的石板路浏览,沿途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让人目不暇接。
“姥姥,糖葫芦!”居家旅游最美的是孩子。长城脚下“山楂树”,我们排队30元买了两串刚蘸出的有7个兵乓球大的“山里红”冰糖葫芦,家人都尝了一口,甜滋滋酸溜溜味道好极了!
在美食一条街还品尝了“烤白薯”“萝卜饼”“凤梨酥”“炸鸡排”“烤鱿鱼”等,一路下来光美食吃个半饱!
“小小方寸展大千世界,片片张张传古往今来。小朋友,快来看拉洋片!10元三分钟,开眼界长知识。”一个地道的沧州口音敲锣打鼓的边说边唱。
“姥姥,什么是拉洋片?我要看看。”
“好的,你看完要说说看到了什么!”
“没问题!”外孙趴在窗口边看边听专心致志,我们都听得入迷了。一路上外孙滔滔不绝地说:“两只老鼠在摔跤,来了一只大花猫,问它为啥不捉鼠啊!原来是只瞎猫哦!”逗得家人欢笑不止。
随着人潮一路看到静谧小院青堂瓦舍、人文景观接邻毗次,让人惊诧!
在“镇守边关”“为人师表”的石碑前,感受历史烽烟。在戚继光“月明溪畔”、杨“令公街”的牌楼前,联想古人的豪情壮志。
史载,这里自古是边关重镇,历史上战事繁多。五代后唐攻克古北口取得幽州。辽代契丹族夺取古北口挥师南下。洪武十二年燕王朱棣率兵古北口大败元兵,明王朝占领,修筑万里长城,重建古北口关。清代设总兵、总督府,置重兵戍关。
古北口镇有清康熙皇帝在卧虎山长城下修建的避暑行宫,有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的万寿寺。这里自古是客商云集、兵戎战火之地。
1933年抗战英雄们为保卫古北口献出了生命。在古北口宁静的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亮眼的还有那雕梁画栋的老戏楼,规整的青石板铺满四方广场。两位老艺人正在“月儿书场”演唱“京东大鼓”。这里有很多木质长凳,游客都喜欢在这里歇脚听曲儿,观景照相饱眼福。
惊喜的还有那玲珑的珐蓝居、红火的灯笼铺、娃娃年画坊、吉庆金鱼坊及各种琳琅满目的音乐盒、响器铺、伞庄、秤铺、茶庄等豪华店铺。
在响器店耀眼的展台前,我第一次细看“鱼形”陶笛。精巧、精致、精美,拍了很多照片发给书友群。“让中国陶笛引领世界潮流!”昌平书友群正好要组织一档“海琳陶笛讲座”。我的图片为书友活动,欣赏陶笛魅力,锦上添花!
一路浏览没看到一间陋室,一根明线,一处垃圾,连卫生间都干干净净古香古色,展现出绿洲水街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说古北水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以近项目总投入三分之一用于生态环保建设,投入资金与规模在国内度假区首屈一指。正如公司总裁所言,“真正的旅游应该是人和自然环境历史的和谐”。为了较完整地保存古朴水镇原貌,度假区全部采用长条石将管道埋于地下。疏浚拓宽河道,增加绿化面积,保证水系流畅。对于建设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夜幕降临,山色朦胧。绿野水乡灯火通明,所有店铺、客栈、剧场、码头,红灯高挂,霓虹闪烁。一路陪伴我们的汤河玉带变成了一条墨绿色缎带,小桥倩影,波光嶙峋,五光十色,构成水乡独有的旖旎夜景。
站在水库大桥,眺望不远处的司马台长城夜景,如凤凰展翅,似飞龙舞动。火树银花,大地生辉,“疑是银河落九天”,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张金名片。
回到客栈已近午夜,睡梦香甜。清晨薄雾弥漫,早起活动浏览。这时才发现这家客栈背靠的是一座长满了很多果木树的宝地。沿着台阶爬上山坡,树木葱茏,空气清新,游客不少。
“姥姥,杏儿!”小孩眼尖,首先看到了杏树。我抬眼看杏树不高随处可见,绿绿的杏叶,藏着密密麻麻的小杏儿,我忍不住摘了两个。在客栈与主人聊天时提及此事,没想到女主人竟然爽快地说,没事!这是自留地,就是让住客栈的人采摘观景的,熟了随便吃!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这村名为啥叫落洼呢?”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女主人拉开话匣子。
聊天儿得知这里三四十年前的冬天特别冷,雾灵山、雾灵西峰高山不断下雪,而且雪很大,积雪不化,厚度可达三四米。每到春雪融化时,山洪连着雨水,浩浩荡荡奔流,俗名“落洼”。
近十几年不下雪,河道干涸成为平地。18户村民在这里贷款建房,依托“古北水镇”集山林、旅游为一体建设家乡。落洼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动,敬佩!
美丽乡村致富路,奔小康一个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