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评论

非遗传承重视发展、寻求变化才是真的传承

2017-06-12 15:20:1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凌姝 湖北台陈云 河北衡水台马顺)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昨天,在湖北省神农架召开了中国首届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

  昨天上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多名代表共同敲响了热烈奔放的神农架锣鼓,启动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如何对我国优美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景观进行有效保护利用”成为会场中各个自然遗产保护地与相关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坦言这些交流让自己很感动:

  章新胜:不论从政策的角度,还是从法规的角度,不论从遗产的保护优先,还是从遗产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各个领域,特别注重当地人们生计的改善,这些经验非常宝贵。大自然离开人类依然存在,但是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

  运河船工号子、法帖拓印、冀派内画、武强年画……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技艺记录着河北衡水的历史,如今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面对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5个国家级项目、15个省级项目,41个市级项目,内容涵盖民间舞蹈、手工技艺。但是很多项目都面临着人去技失、后继乏人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冀派内画也是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传承人王习三坦言,传承就必须要创新。

  王习三:冀派内画发展到现在得益于不断地创新,产、供、销、学、研这都成为一个产业链了。

  专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本身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寻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提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赵秋棉:

  赵秋棉: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纪录它、研究它、传承它、发展它,并让它成为当今文化的一部分,那么有关它的保护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个起点,也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戏曲,基本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戏曲带来了名、利,似乎让困境中的戏曲看到了光明,然而,长期困扰戏曲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给谁唱?唱什么?怎么唱?是保持原汁原味,还是努力变革创新?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李鑫认为:非遗传承,重视发展、寻求变化才是真的传承。

  李鑫:“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这是京剧《玉堂春》的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是黄梅戏《天仙配》的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是豫剧《花木兰》的选段。这些选段,对于不听戏的人来说,是不是也是很熟悉,是不是也能朗朗上口,甚至还能唱上几句?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瑰宝,可以穿越群体的界限,有着过目不忘、余音绕梁的神奇。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昆曲等等,群星璀璨,戏曲曲艺中有着太多的瑰宝。随着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瑰宝应该灿烂夺目,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我国不少剧种面临失传的风险,很多戏曲从业者,还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知道《天仙配》,知道《花木兰》,可是想来想去,对戏曲没那么痴迷的老百姓们知道的也就那么多,有的人觉得很多戏词听不懂,有的人觉得节奏太慢,有的人觉得不能总是高潮迭起,总之,一些戏曲的选段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听众的神经。

  河南坠子有个很出名的人叫胡中花,她所唱的戏基本是大白话,戏词也多是现代化的词,很多观众听了叫好,有“坠子皇后”的称号,不过有业内人士也发出了质疑:韵味没有了,太“俗”了,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了。

  其实,自从有了非遗名分之后,有不少戏曲剧种似乎套上了金钟罩、铁布衫,变得刀枪不入,以遗产“高大上”的名义,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改,如果谁要改动一下,就是对遗产的不尊重。

  戏曲源于生活,表现了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本身也应该有着相应的变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简单地说要使其原汁原味,不是肤浅地把几出折子戏翻来覆去演出就完事大吉,而是要认识到遗产的精髓,加大创新的力度。唯有如此,才能找寻到戏曲这一的真正出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价值层面的认定,绝对不是对她束缚手脚的借口。创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创立全新的中国戏曲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传承。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