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评论

为乡村孩子点亮心灯

2021-10-20 10:36:29       来源:    作者:

  “放学回家的路长长的,只有我一个;家里的牛圈大大的,只有小牛一头;当我抱住它的时候,我们都有了朋友。”

  这首名为《朋友》的短诗,出于漭水中学12岁的乡村少年施应锁之手。施应锁的个子小小的,不爱说话,在人群中总是不起眼的那一个,只有在写诗的时候,他才可以肆意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云南保山漭水中学,在大山的课堂上开办诗歌教学,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教学实验。许许多多像施应锁一样的留守儿童,学会了用诗歌描绘大山里的一切,释放着思念、孤独等各种情感。

  “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诗歌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什么。诗歌当然无法改变他们生活的现状,但诗歌可以改变他们生活的态度,安抚和释放他们的情绪,像一种力量,推着他们无畏而又快乐地走向未来,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力量。

  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必不可少,重点之一是教育。我国历来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这一要求乡村一样适用。

  然而,乡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却仍存在很多问题。在乡村,经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老师,既教音乐,又教绘画,同时负责学生的体育,他好像是无所不能的,但全能的背后是无能,因为没有人是真正全能的。一句话,点出了乡村素质教育的现状。

  漭水中学的诗歌教学实践启示我们,不能忽视素质教育。就如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所说,“留守儿童,不是一个负面的符号”,他们有发光的一面,而点亮他们的正是在乡村教育一线默默奋斗的老师们。值此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亲爱的老师们致敬。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