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评论

社评丨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2021-08-19 14:43:40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在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他勉励村民王德利,“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论述。

  过去我们经常讲,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足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现在,总书记又提出“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意义重大,用意深邃。

  知识是致富的工具。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发展科学技术是优先选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民而言,知识首先是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用“知识改变命运”。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农业科技必不可少。五谷丰登,不仅仅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更离不开的是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凭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滴禾下土”到“键盘指上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加快农业现代化,我们不仅要抓适用技术,而且要抓核心技术;不仅要搞技术推广,而且要搞科研攻关;不仅要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而且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不仅要推进农业机械化,而且要拥抱农业数字化;不仅要升级换代“老铁牛”,而且要用好手机“新农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工具”,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种地用上“金扁担”。

  知识是规律的凝结。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善于把握和运用规律是内在要求。知识的另一种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就是我们对规律的把握。不按规律办事,是要吃大亏的,对于农业来说,尤其如此。邓小平曾告诫,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现在我们搞乡村振兴,可谓是前无古人的伟业,很多经验都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和制度设计。这些“知识”,也可以说是规律,仍然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乡村振兴首先要按规律办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更具实践广度、现实深度和历史厚度的深刻思考作出的重大论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把握的规律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条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干乡村振兴,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离开这一条,乡村振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条是,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总的是要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村山居图”,不能把乡村搞成缩小版的城市;我们还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农业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需要把握这些基本规律,确保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知识是文明的传承。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优秀乡村文化是重要内生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演变表明:农耕文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脚步,其文化精髓始终植根于广袤的乡土之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有形无魂,乡村是没有生命力的。优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识,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内生力量,其中蕴含着许多解决当代农村现代问题的重要启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支撑。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优秀乡村文化的重塑与传承,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只有保护好、传承好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才有灵魂和底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