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工作手记

调研有得 得而能用 用而生巧——做好调查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7-03-31 14:25:4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二局巡视员、副局长 张金豹

  调研是门大学问

  调研是什么?有许多现成的定义和定论。我在思考这个题目时,联想到了哲学,总感到调研与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说它深奥,确实博大精深,说它简单,确实简单平实。

  当调研居庙堂之高,它对治国理政非常重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专门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强调。毛泽东同志,当年的寻坞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以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至今人们耳熟能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经典范例。1961年,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讲: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毛泽东还讲过,我这一辈子就是做一件事,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在现在话的语体系里,调查研究通常与领导决策联系在一起。

  当调研处江湖之远,它与寻常百姓贴得很近。比如,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起草各类文件、政策法规、领导讲话等等,都要调研,没有调研,就无从下笔。新闻记者,也离不开调研,只不过这个调研叫采访。警察破案,先要走街串户,了解情况,掌握线索。农民种地,也要观察天气,看看年景,打听一下别人用的种子肥料。凡此等等,诸如此类,都属于调研的范畴。

  调研不光是领导干部的事,不只是少数人的事,而是人人相关,谁都有关。不懂调研的人认为是无用功,懂调研、会调研的则乐在其中、得在其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谁懂调研、善调研,谁就高人一筹、胜人一分。

  调研大致可以归于无字书的范畴。调研多了,掌握的情况就多了,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办起事来扎实靠谱。这就是说,调研与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读书贵在会用。能读进去,还要能走出来。否则,就成了读死书,死读书。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研究毛泽东读书时,总结提炼了三句话,说毛泽东读书,读而有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调研也是读书,是读社会的书,读无字的书,也要能调研有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真正把一次成功的调研成果最大化,毕生受益。

  归结起来,什么是调研?调研是了解客观事物真相的重要途径,是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桥梁,是我们采取行动决定事情的重要依据。为什么要调研?调研让我们增长见识,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调研让我们变得聪明,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面对的客观事物;调研让我们自我完善,涵养自己的学识气质和大气;调研让我们不断成长,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走向新的高度;调研让我们思想日渐升华,潜能充分发挥,才华充分绽放,工作更加出色,生命更加精彩。

  调研之道在拙而不在巧

  红楼梦开篇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使人仿佛一下子看到曹雪芹满脸苍凉。由此联想到调研。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一次成功的调研,一篇众人喝彩的调研报告,包含着多少心血,其中辛苦只有本人知道。调研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当然是有的,这个道,不在于巧,而在于拙,这个拙就是笨功夫、真功夫、苦功夫。

  毛泽东当年的兴国调查、寻坞调查,为了把一个问题搞清楚,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个村多少人口,多少土地,男劳力多少,女劳力多少,几亩旱地,几亩水田,多少孩子上学,一户农民,几间房子,养几头猪、几头牛、几只鸡,有几个孩子,有没有上学,一年收入多少粮食。家里有豆腐坊的,一年磨多少豆腐。村里有没有学校,有几座小桥,等等。非常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用今天的眼光看,简直就是一本“流水账”。而正是这些貌似流水账的数字,为他得出解决中国问题的结论提供了依据。

  现在,有的同志以创新为名,在形式上不断地花样翻新,热衷于委托调研、电话调研、问卷调研。我不是说这些办法不行,但不能以这些手段代替多年的传统。

  2014年3月,我们到几个省市就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查调研,事先没有打招呼,随机确定调研地点,直接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结果,许多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在一个街道办事处,我们看到社区工作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着参加区委会议一位领导的讲话。区领导讲,最近,省委某领导要到社区调研,今天的会议,就是专门部署迎接领导调研,要求各街道社区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上面写道,领导来调研时,要注意,一是态度热情,多讲区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经常提要求;二是多讲工作成效,多说工作的变化,让领导听了放心,听了高兴;三是适当地讲点存在的不足,也可以讲点工作中的困难,但不要说太多;四是来的领导是南方人,向领导汇报说话要慢一点,语速不要太快,少讲当地方言,尽量让领导听得懂。

  看了这个记录,我心生感慨,五味杂陈。原来,我们掌握的许多情况是这样产生的。但凡上边来人,事先精心“彩排”,写好“脚本”,串好“台词”,规避“穿帮”,难怪听到的是“百鸟朝凤”,看到的是“莺歌燕舞”。

  搞好调研,要有敬畏之心,对基层心存敬畏,对群众心存敬畏。要善于向基层贴近,近了才能听到真话,尊重才能换来真心,虔诚才能取得真经。要善于拨云见日,善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虚的,哪些是实的。

  说话是调研入门的钥匙

  对调研来说,第一道门槛就是怎么说话,尤其面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会说话就更为重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在调研时,话聊不起来,说不下去,怎么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曾到湖南湘西十八洞的苗寨调研。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过。当地同志带着我们到了一个村民家中。一进门,老两口就兴高采烈地拿出一幅彩色照片给我们看,照片上是总书记坐在他家小凳子上与他们聊天。陪同的同志讲,当时,总书记与他们聊天聊得可好啦。一进门,总书记就紧紧握着老两口的手说,我来看你们啦。这个地方比较偏僻,两个老人平时不大出门,加上可能有点突然,一时没有把总书记认出来。男主人问,你是谁呀,从哪里来?总书记和蔼地说,我是习近平,从北京来。女主人问,怎么称呼你啊?总书记亲切地问:你今年多大岁数?65了,女主人回答。总书记说,那我得叫你大姐。接下来,总书记又问了他们家里几口人,几个孩子,在哪工作,收成怎么样,粮食够不够吃,一年能挣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总书记与他们聊得很开心,老两口打开话匣子,什么都和总书记讲。老两口聊得非常开心,总书记听得津津有味。总书记不愧为与群众沟通的典范。沟通的基础首先是对群众的感情,同时也有说话的艺术。

  与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沟通,要对群众尊重。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要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从家长里短,从油盐酱醋,从衣食住行,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找到打开话题的开关。要讲究方式方法,理清把话说下去的由头。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心与心相连,才能同频共振。

  不要往热闹的地方挤

  一些地方工作基础好,容易出经验;一些村是典型,容易出彩头。然后,不管什么单位去调研,都喜欢往那里扎堆,其实越好的地方,越人多的地方,抓出点独到的东西越难,因为好的角度、好的材料、好的观点,人家都用过了。倒是那些冷清的地方,说不定还能刨到块“狗头金”。

  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不能跟风。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善于跟风,上边关注什么、强调什么,就一窝蜂,跟着上,这其实是很不明智的。有海边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老道的渔民,常常划着小船,慢慢地游荡观察,一旦发现鱼群,立即撒网,肯定是“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舱”。那些缺乏经验的,则看到别人撒网的时候,也跟着撒网,岂不知鱼群已进人家的船舱了。

  聪明的人,当风来的时候,不顺着风跑,那样会找不着方向,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甚至跑到不该去的地方;也不要迎着风上,那样会被风沙迷了眼睛。最理智的办法,先找个地方顺势一蹲,既不推波助澜,也免受不必要的伤害。风过去,再慢慢调整方向,顺着既定的目标行走。

  总结提炼是调研的制高点

  调研的核心工序是什么?核心是加工总结提炼。个别访谈也好,进村入户也好,座谈会也好,掌握一大堆材料。从总体上讲,这些材料都是有用的,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煤炭、钢铁原料一样,没有第一道工序,就没有下一步加工。但面对这些原材料,如何取舍,如何加工,如何总结概括加工提炼,同样任务非常艰巨。从原料变成产品,这是一次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筛选取舍,需要去粗取精,需要抽丝剥茧。这个过程是见功力、见水平的过程。

  没有调查的研究是纸上谈兵,没有研究的调查是一堆原料。现在,有的同志调查下功夫多,研究下功夫少,哪些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哪些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哪些是反复出现的问题,没有从规律上把握。跑了不少地方,听了不少汇报,但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材料不少,用处不大。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尊重规律。调查研究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有些做法,在局部或少数地方可能行得通,但在面上不一定推得开。有些做法不一定成熟,但在面上可能有很强的代表性。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既要注重创新性,又要注重可行性;既要注重规范性,又要注重可操作性。对于领导来讲,调研成果可能直接用于决策,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而对于多数机关普通工作人员来讲,调研仅仅是一个基础环节,通过转化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这就是说,调研的基本成果集中体现在调研报告上。从一定意义上说,调研报告的水平,体现了调查研究的水平。一篇好的调研报告,起码应当有独到之处的观点,有具体管用的做法,有鲜活生动的事例,有几句让人记得住的新话,有几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新华社一位资深的老记者、老领导当年在地方站做站长的时候,到一个县采访一个多月,采访笔记整整记录了18本。离开那个县的时候,他把那些笔记留在那个县的宣传部里,宣传部的同志像宝贝一样把这些采访笔记保存着。我有次出差,当地的同志把这些笔记本拿给我看,我敬佩不已。18本笔记,得用多少时间,记多少东西?这次采访,他写成通讯,叫《一个地瓜县的变迁》,这篇通讯只有几千字,但影响很大。18本笔记,没有提炼概括,变不成这篇通讯。

  深者得金,浅者得沙

  所谓“走下去”,就是沉到基层;所谓“带回来”,就是有所收获。走下去是作风,带回来是成果;走下去是途径,带回来是本事。同样走下去,有的带回的是金子,有的带回的是沙子。因为金子不一定在表层闪闪发光,可能埋藏在沙里,要带回金子,就得有一双慧眼,慧眼拾珠,披沙拣金。

  调研东挖一下,西挖一下,不等见到湿土,又换了地方,这样挖来挖去,实际只是在表层打转转。这样永远挖不到金子,只能得到沙子。

  前几年,四川有个乡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很多人去采访过,调研过,但总停留在一般层面,没有抓到最本质的东西。后来,调研组通过与他本人反复交谈,与当地干部交流,向农民群众了解,总结出“文建明工作法”。这个工作法,实质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法”。这个工作法就是4个从群众中来、4个到群众中去。即:群众意愿要从群众中来,好的经验做法要从群众中来,工作评价要从群众中来,先进典型要从群众中来;上级的政策要到群众中去,宣传发动要到群众中去,示范引导要到群众中去,办事的结果要到群众中去。通过这样总结提炼,不仅提升了文建明工作法的境界,而且也好懂易记,便于推广普及。由此,我们受到很大启示,调研要善于向深处挖掘,透过表层挖掘深层的东西;要善于总结提炼,璞玉要雕琢,酒曲需发酵,不能希望一下抱个金娃娃,基层经验不是简单拿来,不能一下拿个成品,通过加工提炼,才能把粗糙变得精致,把做法变成经验,把“原生态”赋予科学化,把“地方话”变成普通话,把原汁原味变得有滋有味。

  思想的力量与文字的魅力

  一般来说,调研的成果最终要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通常的调研报告或其他文字形式。大凡称得上美文,总是用精彩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前者是翅膀,失之无以灵动;后者是内核,失之难以行远。真正的大师,都是自言自语。

  胡乔木在谈写文章时,有段话讲得很精彩,很到位,他说,写小说容易生动,也可以写得不生动。写文件要生动,不生动人家不愿意看,但不能像普通文学作品那样办。要生动就是要在抽象的论述中加些不抽象的东西,可以增加生动性。我们讨论工作本来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讲的道理、列举的数字是抽象的,可以穿插一些具体人、具体单位、具体事实,这样文章就可以不那么沉闷。如报纸上发表的湖北省委关于红安县委搞试验田的经验的报告,也可以换另外一种写法,光报告搞试验田,道理虽然也可以讲清楚,但不生动,湖北的报告中间加些具体的事情,就很生动了。乡里人到县里要见干部,干部开始说是“没有时间”,等到“有时间”,又说“下班了”。以后城里干部下乡,乡里人也说“没有时间”。等了一会,他也说“我下班了”!引了这么件事就大为生动。还提到干部穿着鞋袜,在田岸上“检查生产”,社员骂了他一顿,说“摇摇摆摆像个相公,莫把田埂子踩塌了!”单这句话还不够,又问:“你骂谁?”社员说:“我骂你!”然后再加上县委副书记说:“骂得对!”有这样的对话,印象就很深刻。

  胡乔木说,文章尽管是讨论工作,但应该有感情,提倡什么、促进什么要有感情,反对什么,也要有感情,当然不是专门发挥感情,感情用事,但显不出一点感情来也不好。文章要有些情绪,如正面反面对照,引用两句古话,增加些色彩,格式有些变化,要有些曲折、波澜。让文章生动只有这些方法不够,但注意了这些,就比较会使文章写得生动一些。

  我的一点心得,起草文稿时,尽量少用现成的“预制件”,少成段成段地抄现成的东西。稿子写完之后,自己“翻译”一遍,把那些抽象的概念换成自己的话。

  山重水复的前面是柳暗花明

  搞调研也好,写稿子也好,大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就是经常会在一些关键点上被卡住,无论如何推进不下去,进入“疑无路”的状态。其实,这已经离“又一村”不远了。事情往往是,攻克了难点就是亮点,胜利就在坚持之中。

  大家都读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这篇文里,王安石感叹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意思说,那些平坦的地方,游览的人很多,艰险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很少。然而世上奇伟美丽、不同寻常的风光,常常是在那些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而这些险远之处,没有毅力和志向,是很难到达的;有了毅力和志向,没有足够的力气,也是很难到达的;有志向有气力也不跟随别人停下来,得不到外物的辅助,也很难到达。在气力能够到达的情况下而没有到达,不仅别人指责,自己也会后悔的。如果尽力而不能达,自己不必后悔,别人谁会指责呢?

  王安石游了一趟褒禅山,游出了一个思想,游出了一种境界。他的那番感叹,韵味深厚,值得我们思考。观山看景如此,干别的事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调研和起草文章来说,也会常常感到缺少险远之美。许多东西,选题、立意、表达看上去都不错,但总是让人感到不够味,不到位,不精彩,似乎缺少了点什么。要么新意不够,要么高度不足,要么深度不行,只差那么一点点。一步之遥,把一个精品糟蹋了,令人感到惋惜。实际上,家与匠,深与浅,高与低,精与粗,往往就差在那一步一点上,往前面走一步,往高处上一点,往深处探一点,就可能成就一个精品,反之就会成为庸品。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就是说,要写出精品、拍出精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必须有志向,有胆识,到了别人到过的地方,再继续往前一步,独具胆识,独向洪荒,见人之所未见,闻别人所未闻,在人之所未至处,突见异彩独秀,独领满眼风光。比如,确定文章的立意和主题,再往前走一步,可能更准确,更到位,更深刻,更有高度。可惜,大多数人都功亏一篑。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