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16:17:5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湖南省新宁县委书记 秦立军
湖南省新宁县俗称“八山半水一份田,还有半份道路和家园”。全县大部分群众自祖辈以来居住在高寒山区,生活比较贫困。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选择了海拔1900多米、贫困程度较深的大云村作为自己的精准扶贫联系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他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一些带领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办法。
大云村有贫困人口81户300人。村民一直过着“呷饭要种田,养猪为过年”的生活。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观念。我进村扶贫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田间地头与各家各户拉家常,谈想法、选路子,引导他们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稻谷+稻草”的种养模式,树立求知观念、市场观念、发展观念、资源观念。通过思想发动,全村贫困户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脱贫发展规划。
经过调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提升山区农民的素质。
人才是一个地方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我把提升山区农民素质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大抓手,一手抓基础教育,一手抓农民的再教育,以农民夜校、扶贫学校、劳务技能培训学校等为载体,培训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一年多来,经过教育培训,大云村贫困户劳动力基本上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致富技能,农民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大云村有耕地2200亩,这是大云村的山林资源优势。我动员村两委,带领群众利用山地优势发展猕猴桃、珍稀树种、药材等特色产业的种植以及特色动物养殖;利用山区气候优势,与酒店、餐馆联合,发展订单式种养;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式的山地旅游。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大云村的特色种养业已初具规模,尤其是红心猕猴桃供不应求,市场价每斤达到10元,仅此一项,每亩就为贫困户创收近万元。当年全村实现脱贫20户、90人。
刚到大云村的时候,我发现全村9个自然院落中有5个院落只通毛坯路,还有1个院落尚未通路,4个自然院落饮水困难,40户群众房屋破烂不堪,村里不通光缆、广播,无有线电视、无文化娱乐设施。特别是由于未通公路,楠竹、红豆杉等林产品运输难、卖价低。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制约大云村发展的一大瓶颈。我提出,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扶贫、交通、水利等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保重点,把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建设,目前已完成对原村部及周边道路的改造、场地的硬化;硬化村组道路16.5公里;埋设管道3公里,解决了2个自然院落的饮水困难问题;改造危房15座。下一步,将继续搞好易地扶贫搬迁、“智慧大云”、广播“村村响”、垃圾处理场、村级娱乐健康场所等建设。现在,群众都说,“我们的日子好过了,村庄环境也变美了。特别是通了路后,卖1车竹子的钱相当于以前3车的钱”。
大云村的实践让我体会到,实施精准扶贫,必须立足本地优势,选准发展路子。要抓好村两委的班子建设;要按照“精准扶贫”搞好分类。扶贫工作队要弄清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贫困村的特色优势在哪里,对贫困户帮扶怎么分类施策等;要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上着力,要一手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基础,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做到有规模、有品牌,要在资金、技术、市场开发、人才培养上有措施,要通过试点形成示范户,发动每一个贫困户参与其中,从而带领全村贫困户,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一手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改变贫困地区的硬件条件。要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特别是要摸准、摸实贫困人口名单,改变过去扶贫资金的使用模式,实行以奖代投,保障资金切实落实到扶贫项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