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16:23:1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海燕
村级档案是农村历史发展面貌的真实记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历史见证,特别是在当前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更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借鉴和信息支撑作用。为此,切实加强新时期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村级档案管理的问题与不足
缺乏档案意识,不注意形成档案。村级组织和农民是农业农村生产活动的实践者,也是档案的形成者。但是,由于缺乏档案意识,认识不到位,受文化水平所限等原因,使一些重大工作活动、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农业生产科技管理等没有形成可以长久保存的档案资料,给以后的工作借鉴和提供利用带来了遗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村庄的民主管理和和谐稳定。
缺乏利用意识,遇到问题不知道自觉利用档案维护合法权益。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绝大多数都不知道或是不会利用档案解决工作、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一些本来可以利用档案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事倍功半。如村庄在遇到村民因村内三资管理、村务公开、土地承包、招投标等发生疑问而上访时,往往不是主动查找利用村委形成的档案作为凭据去化解矛盾隐患,而习惯于向乡镇政府汇报,请上级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上很是被动;许多村民在遇到各种农业补贴、拆迁补偿以及涉及农村农保、医保等问题时,也不会自觉查找利用档案资料和上级已公开的现行红头文件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有疑问,就希望通过信访解决问题,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缺乏安全意识,不注意集中统一保管档案。由于档案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档案,什么样的档案需要长久保存等,使一些本来很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手中,不能及时归档,随意存放,甚至常常出现档案不经意销毁或丢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像一些村“两委”的会议记录、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等重要档案资料分散在各届村干部手里,部分村庄的基建、拆迁、经济协议、合同等重要档案资料则保管在第三方单位、乡镇站(所)或村干部手中,极易造成档案的丢失或损毁;在保管上,也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橱等设施,安全隐患非常大。
缺乏规范意识,归档材料普遍存在不齐全不完整现象。目前村级档案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地多是参照有关规定,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各地乡镇(街道)政府对村级档案管理的要求也不一致,一些门类的档案(如换届选举档案、会计档案、养老保险档案、经济合作社档案、土地确权颁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等)被集中保管在乡镇有关部门中,导致村级档案普遍存在不完整、不齐全现象。如此,村级档案室保存的档案就满足不了农民需要,农民急需的档案档案室没有,档案室有的档案农民很多不需要。
切实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
在当前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活动中,村级档案已成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信息资源,农村要实现民主管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农民要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发家致富也都离不开档案信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要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力度,使村级档案和档案工作深入民心。增强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是全面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基础。具体工作中,要改变标语口号张贴上墙简单式的宣传手段,要根据农村的特点,采取宣传栏、发放明白纸、普法宣传等能看懂、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方法,把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到家家户户,田间地头,尤其要大力宣传典型档案管理、利用效果的具体实例,用现实说法,教化农民。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使村干部和广大村民进一步认识到建立健全村级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村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对于村庄的历史发展面貌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和利用价值,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此,只有解决了对村级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唤起广大村民对村级档案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形成村级档案工作深入民心,人人依法维护档案、自觉利用档案的良好氛围。
引导广大村干部和村民,树立主动建立档案的意识,以便更好地为现实工作服务,为“三农”工作服务。要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平时不注重形成或不积累,用时干着急的问题。要突出抓好农村重大活动、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的建档归档环节,注意平时档案资料的积累。如在旧村改造、合村并区(社区)之前先录像,并存好相关测量评估档案资料,为日后村庄改造拆迁工作服务;在“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录音录像,为解决不稳定村庄的换届选举工作服务;建立村民道德档案,为年终评选“五好家庭”“文明村民”作依据;健全村务公开档案、经济合同档案等,为消除和化解群众信访隐患矛盾服务。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主动建立健全档案和档案工作,让档案的价值真正在维护村庄正常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实现档案与村民之间零距离,使档案成为“三农”工作实践的烙印。
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进一步规范拓宽村级档案归档范围。目前村级档案室藏量少,档案材料不够齐全完整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一方面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村级档案的实际,依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细化制定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进一步丰富和规范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另一方面,具体工作中,要严格归档制度,特别要注意加强对新时期、新领域、新门类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如村务公开档案、小城镇建设档案、拆迁档案、农村低保档案、新农合档案、扶贫档案、经济合作社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重要门类一定要认真收集,及时归档,确保村级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达到100%,使村级档案室真正成为记载村庄发展历程、反映村庄历史面貌的村情库。
要加强完善管理体制,从组织和人员上强化村级档案工作。农村档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积极协调各级档案部门和有关涉农部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次地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完整记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切实发挥档案工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高村民自治管理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作用。各地乡镇政府要依法履行监督指导职能,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级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形成职责明确,制度健全,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村级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要努力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为村民提供档案查阅服务,促进村务公开工作,维护农民权益,并为子孙后代积累文化财富。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村级档案工作基本上都由文书、会计一人兼职管理,大多数人员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保证村级档案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必须加强业务培训工作。针对村级档案的工作特点和现实情况,利用以会代训、短期培训、专题培训的方式,强化对档案人员开展档案分类、组卷、编号检索、保管利用等实用性技能的培训,尽快提高档案人员基础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只有加强和完善村级档案工作,才能使之在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服务中,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在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