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14:15:3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合肥市副市长 王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合肥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精神,粮食和“菜篮子”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301.2万吨、蔬菜及肉禽蛋奶水产品总产306.76万吨,分别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第5、第6位。在今年“决战决胜双重任务收官,大战大考双重考验叠加”大环境下,更要在粮食生产、储备与保障上,保持战略定力,守住安全底线。
围绕藏粮于地,全面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十四五”时期,一要坚决遏制“非农化”。今年9月,国办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提出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合肥市要保持现有耕地838.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4.9万亩的水平,加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二要坚决遏制“非粮化”。今年初,市级财政安排5700万元专项资金,核定粮食生产任务播种785万亩、产量301万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住粮食生产的“压舱石”。要深刻认识夺取粮食丰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主要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首先要确保用于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三要坚持遏制“抛荒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已经建设高标准农田92.45万亩。今年将再建设10万亩,明后年还将建设28万亩,实施中要与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同步推进。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宜机化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围绕藏粮于技,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合肥市今年夏粮达11.22亿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驱动。今后要在发展现代种业上再用力。要在已有农业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已达6家基础上,继续发挥“丰乐种业”这个中国种业第一股的创新精神,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芯片”产业,确保“荃银高科”等公司优质小麦项目落地,巩固粮食产能基础。要在提升农业单产上再发力。2019年12月,庐江县台创园国家级水稻绿色种植示范区平均亩产达753.2公斤,创安徽省双季晚稻亩产新纪录。其中,最高亩产达1053.7公斤,突破全省水稻单产1020.5公斤的最高纪录。中国科学院研发的超级杂交“巨人稻”均产达1250公斤,米质达国家标准。当前,合肥市要把提升单产作为未来农业重点攻关方向,在完成今秋小麦200万亩、油菜90万亩播种任务同时,努力扩大优质专用麦种植。要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再给力。庐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长丰智慧农业谷的“一院一园一基地”项目,聚集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今后,要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教优势和“科教之城、创新高地”品牌效应,加强与大中院校、科研机构全面对接,持续提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围绕藏粮于市,积极构建粮食流通大市场格局。目前,全市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稳定在300万吨水平,国有企业商品粮库存200万吨以上,国家储备粮为10万吨左右,实行每年总量的20%—30%的均衡轮换制度。但粮食进入储备库存后,市场供应多数为轮出的2年甚至3年“陈粮”。要适应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消费升级需求,一是建设高质量粮食仓储系统。目前,全市已完成5个县级终端、2个示范库、8个储备库、80个收纳库等150个“智慧皖粮”建设任务。今后要继续加快智能化粮库建设,对粮库出入库、仓储管理、通风控制等仓内粮情进行全天候监测、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二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粮食产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9年全市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440亿元,居全省第一位。燕庄麻油、王仁和米线、燕之坊杂粮等“合肥好粮油”销量在全国领先,美亚光电、泰禾光电、捷迅光电等品牌的粮食色选机市场占有率在全国独占鳌头。今后,应坚持创新驱动,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提升市场供应价值链。三是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机制。按照“库点、品种、指标”全覆盖原则,严把轮换时的市储粮质量关口。同时,探索政府掌握、仓位锁定的“静态”储备和企业主导、滚动轮换的“动态”储备相结合模式,科学核定储备粮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比例,确保常储常新。四是高度重视节约粮食。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应形成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价值选择,促进节约型消费结构调整,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捧得更稳。
围绕稳粮于政,发挥政府统筹调控作用。2019年合肥市最低价收购粮食69万吨、同比增加68%,直接带动粮农增收约2亿元。但储备中“原字号”多、成品粮少,尤其是优质粮品种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对此,政府必须发挥统筹调控作用。一方面,要抓“主渠道”。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为重点,健全与中央储备垂直管理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探索直补订单政策,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发挥储备粮对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按照满足全市5~6个月销量规模为基数,研究落实粮食储备转换方案,建立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的储备粮经营模式和社会储备机制。另一方面,要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米袋子”产品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和运行监测机制,鼓励和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储备。未来可借鉴在合肥经济圈11个县建立55个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的做法,适当选点固化市域内外粮食作物重点生产基地。同步探索鲜冻猪肉轮换(投放)制度、蔬菜在地储备扶持政策、农业生产资料应急储备方案,逐步完善生产基地、行业组织、企业主体联动保供的长效机制。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农产品消费结构已经倒逼供给侧正在向优质、多样、个性的方向转变。要把提质提档、增产增效、优产优供统一起来,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改革和政策完善的主要方向。
打造高品质农业,提供高质量农产品。合肥围绕“三环四沿”总体布局,推出农业高质量发展32条政策意见,粮食、蔬菜、肉禽蛋奶水产品总产量持续稳定在300万吨、300万吨和100万吨以上。但是,与其他五大主导产业相比,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幅较慢且低于平均增幅。
未来“十四五”期间,要坚持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两条主线,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力争全市形成粮食、蔬菜等国内领先的农业产业链。力争到2022年末,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翻一番,实现百亿元产值农业龙头企业 “零”的突破。到“十四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
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近年来,合肥市先后从国外引进特色新品种30多个,异域之“花”结出丰硕之“果”,不断满足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合肥市种子也出口东盟、南美、拉美、非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哥斯达黎加、东南亚等地建立育种试验示范基地。但总体上农业类招商引资所占比重较少,外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类产业项目屈指可数。
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三农”工作更大作为,就要深入挖掘本市与27个友城农业合作潜力。一方面,要“引进来”,建立农业对外开放联席会议制度,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农产品高效种养、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等重点领域,储备遴选一批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大公司和大项目入驻,引导一批企业航母注册地落户合肥,发展“总部经济”。另一方面,要“走出去”,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江淮园艺、富煌三珍、荃银高科等农业企业和龙虾仁、南瓜、鮰鱼等特色农产品迈出“国门”,大规模、多形式推进合肥农业在国外建立多维度的合作基地。
发展绿色环保农业,让透支的资源环境休养生息。一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在江淮分水岭两侧,加快设施草莓、南冬瓜、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经果林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在庐江、巢湖等地,加快茶叶、薄壳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提升发展。依托引江济淮工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进,着力打造沿河(渠)绿色农业产业带。二是坚持绿色生态产出。健全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准入制度,从严控制产能落后、污染环境或“圈占地”项目。实施巢湖主体及裕溪河、滁河干流肥东、巢湖段等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和蓝藻水华频发流域物理控藻、生物控藻工程。到2022年末,建立千亩以上连片绿肥高产示范点15个,新增菜肥、油肥、饲料、粮肥兼用等绿肥混播作物2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占比超过50%。三是涵养巢湖流域生态。统筹推进环湖农业生态修复、“三达标一美丽”水利工程、十大湿地建设等项目;谋划好环湖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美丽乡村中心村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加快改造升级一批“农”“湖”相依,“水”“村”融合的环湖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亮出巢湖生态“名片”。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5563家;家庭农场总数11036家,有效带动了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十四五”期间,可以考虑把“务农环境”纳入创优“营商环境”3.0版的升级版中,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把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激励、引导的各项举措落地落细,构建精准施策“补短板”、靶向发力“强弱项”的政策支撑体系。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农业农村部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合肥召开“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这是继成都、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全国第5个承办这项会议的城市。要持续完善政策设计、采取务实措施,持续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因子”。
推动农业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要深入挖掘现有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资源,依托“安徽文化云”“皖游通”平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远程互动直播产品,推出一批线上“都市现代农业+乡村体验”沉浸式典型应用场景。鼓励“民宿”经济转型发展“医养结合型”农村康养旅居社区,打造承载都市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二居所”,吸引新乡民群体回归。到2022年底,力争建成一批知名度高的都市休闲农业“IP”标识地或影响力强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试点建设一批兼具养老医疗功能的农村康养服务社区(机构)。
推动农业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目前登记在册的农村电商主体538户,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1675个,覆盖1102个行政村。2019年度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80.95亿元,同比增长26.2%,王仁和米线、艳九天草莓、巢三珍水产、下塘龙虾、顾公蜂蜜等15种农村电商名优品牌年网销额超100万元。“十四五”期间,要重点突破农产品“进城”在信息沟通、产销互动等方面“瓶颈”,从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入户”等方面,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到2021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年均交易额增长35%左右,销售普及率达85%,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商销售实现全覆盖。
推动农业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已经完成53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改厕31.06万户,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8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巢湖市成为安徽省唯一入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下一步,要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系统规划江淮分水岭、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巢湖干支流等区域和周边“大组群+小组团+特色产业区”单元,聚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更加稳定、包容、灵活的“飞地”互促架构和“多维”合作机制,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农民创业、农业创新平台,赋能带动县域腹地小农业向精品产业的梯次延伸和多极聚合。
推动农业与农村“三变”改革融合发展。近年来,合肥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居比例达94%,“三变”村居比例达71.7%。今年是合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攻坚之年”,要继续深化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系统,强化市县管理、成果应用;探索“政经分离”,健全运营监管机制,实现管理机构健全、资产权属清晰、成员资格明确、民主监督到位、运营管理规范;因地制宜,引导“三变”与本地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电子商务等各类项目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三变”改革的实现形式;加快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以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平台,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确保2020年经济强村数达9%的目标。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三农发展的支撑与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要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
切实保障财政资金优先投入。从一产固定投资额来看,2015-2019年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有的年份甚至为负增长,与二产、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要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继续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筹措资金,利用新增一般债务限额支持乡村振兴的公益性项目建设。同时,把市政府批准组建10亿元的“合肥市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用好、用活、用出成效。
着力优化对农业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领域中,农业金融仍然是薄弱环节。一是贷款额度比重较低。截至今年8月,全市贷款余额18548.59亿元,但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有183.74亿元,占全市0.99%,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考虑推出产品数量较少、规模偏小。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有待健全。今年6月底,市保费补贴财政资金1.69亿元已拨付到位,用于政策性和特色农业保险。今年洪涝灾害全市农业受灾面积约87.8万亩,预估需赔付约2.5亿元。截至9月13日,国元保险、国寿财险、人保财险等4家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已赔付1.79亿元。“十四五”期间,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业保险体系,做大“总盘子”,放大支持系数,持续推进提标扩面、降低门槛、精准赔付。三是农业国企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农业和工业发展基金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较大差距,国有控股农业企业数量更是寥寥可数。“十四五”期间,政府应当考虑从政策供给和产业基金两个层面,进一步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普惠性”扶持;重点助力国有“龙头”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发挥“生力军”作用。
有效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投入比例。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十四五”期间,要坚持取之于地,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一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盘活645个项目新增耕地26263亩,市级财政已从新增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亿多元,用于乡村振兴项目所需。下一步,要有效推进低丘缓坡、零星宅基地、废弃矿山水塘滩涂等资源的“串并连片”,“腾挪”出更大的用地保障空间和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抓好政策衔接落实。要以贯彻中办、国办意见为契机,抓紧制定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方式、使用范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机制为基础,建立所得收益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支出预算制度。三是提升资金投入绩效。从“十四五”开始,按照中办、国办文件要求,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到“十四五”末要达到50%以上。可以预期,合肥市“十四五”期间来源于土地出让的乡村投入,将会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要精心用好这笔钱,放大“反哺”农业农村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