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

保护传统村落应做到多策合力

2018-01-25 10:09:03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记者刘菲菲

  北京市政协委员张祝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记者 张立朝/摄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张祝华提交了《关于加快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步伐,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建议传统村落保护要跟上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步伐。张祝华建议,应集成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中心建设、精准扶贫等惠农政策,多策合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

  目前北京市已有44个村列入市级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有5个村同时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保护开发传统村落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地区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市级传统村落名录,加强规划保护,留住历史记忆、传统文化和乡土故事。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以来,传统村落破损消灭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涌现了一些保护开发方面的典型,为全市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经验。”张祝华说,但从整体上看,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定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不相适应,特别是规划、法规、修缮资金等方面缺位,影响了保护开发工作的开展。

  张祝华分析,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多学科、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缺少专家指导,基层干部群众对于保护对象不清、范围不明、方法不会。一些古建筑濒临坍塌或已经坍塌,令人堪忧。

  “传统村落是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和根据地,是另一种文化遗产,也是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文化中心的源泉和文化土壤。”张祝华建议,政府应承担起加大保护、编制规划、修缮资金、法律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重责任。

  针对多策合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张祝华建议,建立市级传统村落保护基金,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制定法规和保护标准,明确各级责任;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到修复,全程都应请专家参与,请专家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进行挖掘整理,加强乡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新闻链接

  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获通过

  本报讯(记者赵语涵)记者从市规划国土委获悉,市规划国土委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及国内知名专家,审查并原则通过了6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这6个传统村落分别位于门头沟、昌平、密云区。保护规划涉及保护范围划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方面。

  去年底,6个传统村落就规划保护报审市规划国土委。6个村落分别是门头沟大台街道千军台村、斋堂镇马栏村、斋堂镇灵水村,昌平流村镇长峪城村,密云古北口镇古北口村、新城子镇吉家营村。它们各具特色,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军台村有千年历史,抗战时期曾英雄辈出;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保留较多;长峪城村是明朝修建长城时渐渐形成的村落;古北口村曾是多民族聚集区,现今仍保存较多古迹,包括北京最古老的北齐长城。

  据了解,针对这6个传统村落,市规划国土委日前组织召开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联合审查会。在联合审查会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及市住建委、市农委、市旅游委、市文化局等7部门,5位传统村落保护专家,以及门头沟、昌平、密云三区的相关单位和代表,重点围绕传统村落档案、保护范围划定、人口用地规模、产业发展规划、人居环境改善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10余方面内容,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建言献策,并最终通过了6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