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09:22:0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上涨是好事,但粮价大幅上涨不符合国情需要,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国家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
金秋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很多种粮农户反映,今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粮食价格也不错,但化肥、农药、人工、土地租金等种植成本明显增加,让种粮收益大打折扣。那么,在当前国家保供稳价政策之下,该如何拓宽农民种粮收益空间?换言之,在提高粮食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选项中,哪个更有可行性呢?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年年初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涨势凶猛,成为种粮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一直偏高,粮食生产的“地板效应”不断增强。虽然近年来土地规模化经营加速发展,较之小农户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局面。
与之相比,今年国内粮价基本保持高位平稳运行的态势。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上涨是好事,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任由粮食价格上涨,不仅会增加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会引起相关产品特别是农资产品价格的“报复性”涨价。因此,粮价大幅上涨不符合国情需要,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
目前来看,国家保供稳价政策的主基调不变,靠粮食涨价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的可行性不大。国家相关部门须从调控种植成本入手综合施策,实施化肥保供稳价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规模化经营,再辅之以农业补贴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针对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已通过投放部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进出口调节、约谈企业、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行为等措施,保障化肥有效供应,合理控制化肥价格上涨。下一步,有关举措不能放松。有关部门此前还完善农用化肥铁路优惠运价政策,把主要用于农业大田作物生产的缓释肥料等8个新型肥料品种纳入实行铁路优惠运价的农用化肥品种目录,连同此前已纳入铁路优惠运价目录的化肥品种,每年可减免化肥铁路运输费用25亿元左右。这一思路值得肯定。
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改变一家一户传统经营模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剂良药。近年来,我国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降本增效目的。下一步,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
对于广大种粮农户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粮价高一点、农资稳一点、补贴多一点。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国家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除了传统的农业补贴外,今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200亿元,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农民收益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种粮农民抵御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今年国家将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500个产粮大县,明年将覆盖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所有产粮大县。这让投保农户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稳定了投保农户种粮收入预期,解决了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