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12:38:1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夏树
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一号文件,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后来,被总结为“可以,可以,还可以”。说到底,就是打破条条框框,给亿万农民松绑。
2004年至2020年,又连续17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锁定脱贫和补短板两大任务,要求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压舱石作用。细细研读,有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要求。
让笔者眼前一亮的是:“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这是前后加在一起,22个一号文件当中,第一次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许多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在齐声叫好:这是一个高招!
实行包保责任制,是农业农村工作中,一个传统的工作方法。一般是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请县里领导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包村,这应该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而且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来,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其好处显而易见:
一是进村入户“解剖麻雀”,决策才能更加准确。他们平常虽然在县上工作,可能也常到村里检查指导,但与直接包一个村,和村干部一起研究村里发展,和农民一起掏心窝子,还是大不一样。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要把农民的心思摸准,把农业产业发展好,把一个县的农村经济搞上去,当然要熟悉整体情况,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把一个村的情况搞深、搞透、搞准,这对于科学决策,精准指导面上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就像读书一样,既要博览群书,更要精读名著,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其实,工作和学习,道理都是相通的。
二是以村庄为课堂,培养情怀,提升能力。农村的矛盾错综复杂,要把一个村治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情怀的人,做不好三农工作,没有吃苦精神的人,也做不好三农工作。干部到村里去,面对农民,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如何发展经济,如何把民心拢在一起,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是提升群众观点的重要实践,是培养农民感情的重要机遇。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反对“克里空”的重要举措。把政策、技术、项目带到村里去,和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听农民说实话,为农民办实事,就是我们的初心。基层的许多形式主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上面的官僚主义造成的。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解决许多政策不能落实、落地、落细的问题,就必须搞清楚农民喜欢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农民讨厌什么,才能搞清为什么过去好心好意却办不成好事。只有和农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
当然,任何工作都有两面性。让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村,也有可能出现一些矛盾。这里,不妨给大家提个醒:
首先是吃偏饭的问题。县委书记包一个村,就有可能各方面的资源,都想往这个村里挤,最后堆出一个盆景来,内生动力反而被扼杀了。笔者以为,包村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把班子建强,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群众撸起袖子干。还是要创造一村之经验,来指导全县。当然,必要的支持,必不可少。
其次是空白村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县,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人数,不会超过行政村的数量,特别是农业大县,可能还会有很大的悬殊。那么,被包的村就有可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没有被包的空白村,就会产生落差。客观上,使得村与村之间,出现发展不平衡,甚至闹出矛盾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定期进行轮换,让大家“雨露均沾”。
第三是搞形式的问题。只挂空名,不干实事。以工作忙为借口,去个一趟两趟,啥问题也不解决,上个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就算了事了。今年三农工作任务相当繁重,粮食、生猪、产业扶贫、农业绿色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一项一项工作,都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村里的事,是掺不得假的。
包村,就是包责任,就是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