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09:41:12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
农民在大棚里细心照料管理老口味儿番茄。
老品种茄子恢复种植。
市民采摘老口味儿番茄。
如今,市民怀念的部分老口味儿蔬菜逐渐重返市场,为了留住老百姓舌尖上的“乡愁”,北京农业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奔走在田间地头儿、山间乡野,忙碌在实验室、育种基地,把一度“失传”的老品种重新引回市场,让老百姓又能享受到地道的老北京滋味儿。
老品种蔬菜重返市场
核桃纹白菜、北京秋瓜、柿饼冬瓜、苹果青番茄……曾经,一批土生土长的北京老口味儿蔬菜,因其品质好、风味浓受到了市民的喜爱。但随着蔬菜种类丰富、种质退化以及杂交品种引进,“老口味儿”逐渐退出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农家常规蔬菜品种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提高蔬菜产量,丰富首都“菜篮子”,北京陆续对本地菜品进行杂交改良,推广一些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新品种蔬菜。与此同时,蔬菜市场从自给自足变为大流通后,运输周期加长,蔬菜无法等到完全成熟再采摘,种种因素叠加,导致北京市场上蔬菜的口味发生了变化。
现如今,市场上的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可许多市民却老觉得吃起来缺了点儿滋味,开始逐渐怀念昔日的老滋味儿。
近年来,市农业局种子站依据种子法及出台的配套办法,设立并运行了老品种保护挖掘项目,及时开展地方品种、农家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联合天津、河北等地,扩大搜索范围和种类,陆续搜集到一些深受市民喜食的传统口味蔬菜品种。截至目前,已收集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10类180份。其中,北京六叶黑圆茄、核桃纹白菜、北京秋瓜、柿饼冬瓜、苹果青番茄等近20种老口味儿蔬菜重返“舞台”,市民可在京郊部分采摘园采摘购买,一饱口福。
田间地头儿寻根觅源
在顺义区沿河特菜种植基地的23号温室里,随手掰开一个在秧上熟透的大番茄,一股浓郁的番茄味道扑鼻而来,这是什么品种?如此瓤沙多汁,籽粒饱满!原来,这里就是市种子站的地方特色品种繁种温室。10栋温室里,不仅有苹果青、大黄番茄、粉红甜肉、橘黄加辰4个口感浓郁的老品种番茄,还有肉质细腻、食味清香的北京六叶黑圆茄、短把九叶黑圆茄以及辣味十足的老朝天椒。温室外,有80种来源不同、长势旺盛的老玉米,还有形态各异,营养价值丰富的北京秋瓜、柿饼冬瓜、骆驼脖南瓜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老品种汇聚一堂,经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苹果青番茄作为知名的北京地方番茄品种,在京郊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它因始熟期果顶部先变粉红,果肉已呈现沙瓤,酸甜多汁,果肩部仍是绿色,美丽似初熟的苹果而得名。它的种子寻回过程不易,有很长一段时间让技术人员摸不着头绪。直到2012年,技术人员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找到了这个品种,资源库的老师无偿提供了80粒苹果青番茄种子。宝贵的80粒番茄种子,捧在手里轻轻的,几乎感觉不到重量,但在技术人员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感到责任重大。
番茄“大黄”的得来,相对有些戏剧性。该站品种科小麦专家福德平在2013年到通州下乡期间,与当地农户聊天时,得知农户自己每年自留种种植黄色大果番茄,几经询问,福德平认为应该是自己小时候吃过的大黄柿子。就同农户要回4个果实,带回科里。大家觉得太珍贵了,都不舍得尝,经过淘洗、晾晒获得了百十粒种子。通过几年的冬春两季去杂、提纯、扩繁,这些老品种终于达到了今年的繁种规模。技术人员们采用雄峰授粉技术,使番茄果实籽粒饱满,预计种子收获量将超过预期。
科技助力老品种回归
恢复老品种时,种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向种质资源保存机构引种;二是在民间考察中搜集这些“沧海遗珠”。一开始,这些老品种只是躺在国家种质资源中期库里乏人问津的几十粒种子,或是农家小院里自产自食的几株小菜。被农业技术人员进山入户淘换来之后,种子来源不一、纯度不高,到底哪种才是最接近老品种原本的品种特性?如何把这些稀少品种实现扩繁?这其中少不了新科技的助力。
搜集到的老品种种子,对于市农业局种子站的专家技术人员来说可谓是“粒粒皆辛苦”,让它们焕发新生命,重新走入人们视野的过程,更是艰辛又甜蜜。种子站连续5年联合各区,开展地方特色农作物资源的田间展示,通过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对各个作物的品种进行去杂提纯,找出最地道的老品种。
为加速提纯复壮进程,市种子站的技术人员还到海南种植基地进行了加代扩繁。也就是说,原本在北京只能一年种一季,而在海南一年可以种两季,这样就可以更快选育出最优秀的种子。
在多年的“春在北京,冬赴海南”的提纯复壮、加代扩繁工程中,海南基地的扩繁工作进行的格外不易。每年9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是南繁的重要时期,但这期间三亚很容易发生台风、高温、严重的病害虫害。有一年11月,种子站负责老品种恢复工作的池秀蓉和同事在三亚基地已完成了播种、育苗,却遭遇了超强台风“海燕”。那次台风在三亚附近最强风力达到了14级,十几天的工作成果即将毁于一旦。大家在3天断水断电的情况下,想的不是怎么让自己更安全舒适,而是冒着风雨,保住了农资仓库未被水淹。
本报记者 刘菲菲/文 张立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