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15:47:34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记者 刘宇 林杉
长久以来,消费者对保健酒的理解存在很大误区,导致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保健酒的一些“认知”,添加违法物质、夸大宣传。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保健酒生产企业多达数千家,但多数都在卖保健的概念,真正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保健效果的产品实际有限。
擅长夸大宣传
作为传统药酒的分支,保健酒是普通白酒的延伸。市场上的保健酒种类繁多,功效大致分为补血、补气、滋阴、补阳、风湿骨病、祛湿通络、筋骨疼痛等,许多产品兼具十几种疗效。
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一类,具有保健作用,但并不能代替药品,无治疗功效,不会针对具体病症起作用。保健酒基本由白酒加药材调制成,饮用保健酒除应对照酒类功效选购外,还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并非人人适宜。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保健酒类品牌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往往以历史文化作为依托进行宣传和概念炒作,比如御医秘方、安神补脑、增强免疫力、益气活血等,这些宣传语多数不合规。
保健酒的保质期也难有标准可言。保健酒保质期有标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没有明确标注的。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但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一般参照《食品安全法》管理,照此标准应标注为三年。
市场上的保健酒繁多,但也有部分酒瓶上既没有“国食健字”也未有“卫食健字”、“qs”等标识。正规保健食品会在商品的外包装标示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并标注出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按照规定,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确认、审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将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添加违法物质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才会有利益驱动下的违法冲动。2015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通告,51家企业涉嫌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
卷入当时事件中最知名的企业是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椰岛鹿龟酒(生产日期2013年10月的100ml装产品)涉嫌违规,被指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明确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通告要求,所有保健酒、配制酒经营者应对其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全面自查,发现上述产品一律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封存。
三九企业集团也被牵扯到此次事件当中,三九企业集团兰考地久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蛹虫草酒被指添加了西地那非。
鲜有贵重药材
添加众多中药药材,成了不少保健酒的宣传和卖点。部分保健酒宣称,加入了冬虫夏草、蛇蝎、海参等名贵药材。
冬虫夏草被看做“神草”,但市场上的消费者并不知晓,由于冬虫夏草缺少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数据,国家目前已经禁止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普通原料。但市场上却还有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冬虫夏草保健酒。
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冬虫夏草酒”,共出现17页、上百件产品,不少保健酒都违规标明了疗效。某款产品在页面显著位置上注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等字样,这些冬虫夏草酒大多产自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区,价格区间跨度大,从25元/瓶到上千元/瓶不等。
根据此前报道,曾有多名消费者状告五粮液保健酒公司生产的“天赋鸿运冬虫夏草酒”。五粮液保健酒公司方面回应称,该酒中的确未添加冬虫夏草,而是蛹虫草子实体。“为了销售方便,取名为冬虫夏草酒。”
据了解,部分冬虫夏草酒添加的其实是蛹虫草子实体,市场多数品牌采用实验室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体浸出液作为原料,达到一定浓度实现冬虫夏草的功能。国家对这种虫草酒没有禁止,但浸出液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达到保健品资格。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目前保健酒行业中,小企业居多,酒店、商贩私自销售的情况使监管难度加大。保健酒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具体性标准,一些在生产、技术、工艺方面没有门槛的企业纷纷涉足保健酒领域,行业不规范加剧。企业唯利是图、消费者盲目消费导致保健酒市场乱象丛生,成分标准性不统一、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