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20:10:17 来源: 作者:
广西,阿里巴巴火龙果数字农业基地
今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平台上累计销售1406个县域的41万款农产品,并创造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推出“价值超10亿”农产品地域品牌,第一次为未摘帽贫困县设专区,第一次全面启用农产品上行“高速公路”,第一次展示完整的农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第一次“AI养鸡”……
诸多“第一次”,很多也是全网唯一。2014年以来,阿里巴巴聚合数字经济体20多个业务力量,不断升级“亩产一千美金”数字助农体系,探索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帮助农民从脱贫走向致富。
“阿里从来没想过做插一根树枝就开花的业务。”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大农业办公室主任戴珊称,做农业如同“熬老鸭煲”,“很多事情要坚持8-10年,你才能看到有一些根长下去,然后能够开出一些花来。”
阿里巴巴数字助农体系
脱贫:为52个未摘帽贫困县设专区,办110万场助农直播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天猫双11设立10亿助农消费补贴,并为52个尚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打造专区。
西藏,步行7个小时才能到的墨脱县城卡布村,过去每年都有近万斤因滞销腐烂的大柠檬,通过今年天猫双11从雪域高原走向全国。
甘肃,宋家沟村几十户农民摘下42万斤苹果,送往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在大西北,今年至少有1000个偏远山村的农产品首次参与天猫双11。
西藏墨脱,卡布村的大柠檬登上天猫双11。
过去,贫困地区由于与外部市场脱离,产业相对薄弱:卡布村的“市场”是零散的游客,而宋家沟村的“市场”则是经销商。
双11不仅是一场大促,更让农民从大山走进全国大市场的中心。在阿里巴巴平台,最近三年农产品总成交额超过5400亿元。
新农人也在阿里平台涌现。今年,参与天猫双11的贫困县商家达到38万。双11期间,10万农民主播在田间地头开播。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还打造了电商、生态、健康、教育、女性等五种脱贫模式,派出11名“老阿里”深入贫困县,带去农村数字化的数字技术和运营经验。
快递下“乡”不进“村”,是制约农产品上行的痛点之一。今年双11,菜鸟首创的“农村快递物流智慧共配”项目,已经覆盖全国25个省份670多个县域,真正实现“快递进村”,打造农产品上行的“高速公路”。
农村物流共配项目优先落地国家级贫困县,例如云南陇川、隆阳、宁洱、景东、巍山,贵州正安、赤水、习水、天柱、晴隆,甘肃古浪、庄浪、环县、会宁、靖远等等。
致富:一批农货单品成交破1000万,打造“价值超10亿”农业品牌
农货卖出了好价钱。
今年天猫双11出现了两种现象:集中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单品成交额破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成交额增速超过了发货件数增速。
品牌化至关重要。往小了说,品牌能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往大了说,在中国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大价值、让农民增收致富,品牌农业是主渠道。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和阿里巴巴共同制定了全网唯一融合线上大数据的农业品牌价值评价机制。
阿里巴巴正在打造100个“价值超10亿”的农产品地域品牌,天猫双11前夕已经认证并公布了五常大米、赣南脐橙等20个品牌,品牌总价值高达5346亿。
湖北,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云集天猫双11。
阿里巴巴通过产供销标准化升级让农产品变成商品,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溯源防伪体系,天猫淘宝拉开原产地官方旗舰店、地理标志产品官方旗舰店、产业带商家组成的品牌农业矩阵……
今年天猫双11“抢先购”阶段,3000多个农产品单品销售同比增长超三位数,“挑枣儿”福建平和红心蜜柚等单品成交破500万,“五米常香”五常大米等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在源头产地,阿里巴巴还通过农民合作社把农户聚合起来。今年双11期间,武汉42家农企、合作社与阿里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与农业农村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将助力200多万个农民合作社实现数字化转型,它们辐射了中国近半农户。
升级:从生鲜土货到深加工食品,从“机床种菜”到“AI养鸡”
去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首次推出数字农业基地直供模式;今年,阿里巴巴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陆续落成,辐射周围省份的核心农业产业带。
从原产地到餐桌,流程冗长复杂,许多生鲜平台都倒在了供应链上。而阿里巴巴正在不断挑战生鲜供应链的极限——及时率更高,损耗率更低,覆盖面更广。
每个阿里产地仓都是一座“农产品智能工厂”:从分选、品控、装箱到打单所有流程全部自动化,把农货转化成商品;每个蔬果严格保鲜,大小、酸甜度和光洁度都精准控制。
今年双11,一张完整的农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1000个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5大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及销地仓,与淘宝天猫等线上全平台,线下484家大润发超市、222家自营盒马门店,外卖配送、社区团购等,实现了高效链接。
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让订单农业成为现实。在阿里数字农业基地,农民在大数据技术的指引下,根据用户需求安排生产,种、收、储、运都严格执行统一标准。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机器人正在施药。
阿里巴巴还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获。安徽砀山,阿里联合当地龙头企业龙润堂和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将百年古法与最新科研成果融合,成功克服了传统梨膏制作工艺杂质过多、口感焦糊等问题,实现梨膏标准化生产。现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砀山已拥有完整的梨产业链,类似龙润堂的电商企业达到1370余家。
近年来,阿里巴巴的物联网、光谱识别、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也应用于农业领域,阿里云农业大脑在各地启动智慧农业项目,把蔬菜种在“机床”上、用大数据种植黑木耳、用AI算法养羊养蜂等。阿里巴巴还携手农业院士专家,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并走出实验室。
11月6日,又一处高科技农场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最大的贵妃鸡数字化养殖基地“福欣牧业”, 装上了阿里云全套AI养殖系统,用手机就可见数十万只鸡在崇山峻岭中漫步。这家企业带动423家贫困户养鸡,明年的“小目标”是挣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