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 15:20:24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石作良
插图 周航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
我心中只有你。
《又见炊烟升起》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正是这首歌曲,相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的少年和青年。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还不到十岁,在还没有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的时候,就帮助家里打柴。因为只有家中柴草充足,家里的炊烟才能够袅袅升起,我们才能吃上熟饭,填饱肚子。
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是供应家里的柴火的主力军。因为大人们忙着“战天斗地”,根本顾不上我们。我们这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基本都是夏天一把镰刀,冬天一杆筢子,在距离家里不太远的地方,也就是田边路边水塘边,割柴草,搂树叶,因为太远了我们走不到,也不安全。虽然解决不了家里做饭烧火的大问题,也算是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学习技能。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上了初中、高中,成了家里柴火供应的绝对主力。那时候,我们同龄的孩子比较多,放了学,或者放了假,书包一扔,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儿,成群结队,去比较远的山上打柴禾。基本是夏秋天把山坡用镰刀割得是“剃头光”,冬春天用筢子挠的是“扫地皮”。毫不夸张地说,山上的柴草树木,冒芽就割掉,掉叶就搂走,晾干了就填进了家里的灶火,变成了炊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根本长不起来,我们成了破坏的“元凶”。
改革开放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不但粮食和经济作物收成大大提高,产生的秸秆等作为柴火,也多了。尤其是山区大力发展林果生产,修剪后的树枝逐渐增多,孩子们基本不用打柴,家里做饭就够烧了。就这样,我们这些“打柴生产力”,也渐渐解放出来,农村的孩子在课余和休假时间,也能够专心投入学习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党中央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林果产业带动了旅游和民俗产业的加快发展,山上的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农村生活日益改善,灌装液化气快速普及,果园更新的林木,剪掉的树枝,靠做饭根本烧不完,被堆在田头、路边、胡同口,有的甚至还被放到了平房顶上。
进入新世纪,山上郁郁葱葱,村边乱乱腾腾。为了整治这些影响交通、妨碍市容,且有火灾隐患的柴草,各镇乡和村大力开展清理活动。于是,这些被百姓曾当作宝贝的柴火,备受冷落,有的被丢弃河沟,有的被清理到村外空闲地,有的风吹日晒雨淋都糟朽了,也无人过问,无人搭理。这些柴火反倒成了“累赘”和“心病”。
为推进“生态立区”,治理大气污染,美化乡村环境,把这些成为“废物”的柴草变成资源,平谷区委、区政府实施了“生态桥”工程,实行政策补贴,拆掉旧灶和火炕,改电改气,清洁环境。尤其是那些枯枝烂树,被粉碎加工成为有机肥,给农林生产带来了健康的营养。
这真是,以前的柴火,让我们“着急上火”;如今的柴火,让果园“富饶肥沃”。我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歌词《且把炊烟留给记忆》——
你曾是眼前的诗情和画意,
你曾是心头的温暖和甜蜜,
如梦如幻 袅袅升起,
你留给我乡间的美好印记。
你化作蓝天的云朵和飘逸,
你化作书中的图片和字句,
无声无息 悄悄离去,
你留给我乡间的美好追忆。
且把炊烟留给记忆,
蔚蓝的天空远离多情的画笔,
雨后的云雾会带来你的消息,
绿水青山多么美丽。
且把炊烟留给记忆,
健康的人们需要自由的呼吸,
难舍的乡愁会吟唱你的花絮,
花开花落香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