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09:05:1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马九杰
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推出了他的经典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近读鞠荣华教授所著的《信用合作演变规律和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一书,首先想到的就是舒马赫的这句话——“小的是美好的”。
相比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无疑是小的。但是,小也有小的优势和长处,尤其是在普惠性方面,是其他金融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合作性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却命途多舛。远的不说,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信用合作社,在改革开放后大都纷纷转型成为商业银行;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历经10年左右的发展后,以清理整顿告终;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以银监会不再发放金融牌照,暂时画上了休止符。一方面是“三农”对合作性金融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是合作性金融发展屡屡受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正是为了解开这个合作性金融发展的谜团,鞠荣华教授开始关注信用合作制度的演变规律和运行机制。为此,她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作访问学者时,专门研究信用合作制度。麦迪逊是世界信用合作社理事会(WOCCU)、美国信用合作社联盟(CUNA)总部所在地,麦迪逊分校也设有一个合作社研究中心。借助这些便利条件,她得以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业内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她选用19个国家的典型案例和78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对信用合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回答“信用合作事业成败之谜”,从而为探索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出路,打下了厚实的根基。
首先,这部著作系统介绍了世界信用合作运动在不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别是利用跨国数据,分析了影响和促使信用合作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得出了作为外部环境的法治水平,对信用合作实践效果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对理解我国合作性金融的发展,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其次,这部著作对世界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产权和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内部管理机制、产品与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合作联盟结构及作用、与政府的关系、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等,进行了介评和论述。这为我国合作性金融的组织创新、联合机制创新、监管创新等,提供了经验借鉴。
最后,这部著作在对我国信用合作发展历史和改革历程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目前我国不同模式类型的信用合作组织(专门的信用合作组织、综合合作社的信用部门等)的发展、制度架构、运营模式等,进行了经验分析和比较;并利用博弈论模型,探讨了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在组织模式、规模、监管、支持政策等方面的路径选择,对于我国合作性金融发展的取向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综观这部著作,资料丰富、内容翔实、结构合理,结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是我国信用合作制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学者对于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无疑都是珍视的,想必本书的作者也不例外。然而,客观的现实却是,哪怕再高明的学者也不可能穷尽真理,其所提出的观点,都只能是作为别人进一步思考的素材。一个国家学术上的不断进步,实践上的不断创新,莫不是基于这个道理。愿以此与本书作者和学界同仁们共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