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16:37:2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卢新松
一个城市,只有书香四溢才能魅力四射,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以此来推动“全民阅读”工程的实施,提升“书香洛阳”的建设水平。2018年,洛阳市委、市政府下达该市西工区10个“城市书房”建设任务,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在2018年11月30日前,率先完成了11个城市书房的建设任务。11个城市书房阅读面积2200余平方米,藏书6万余册。2018年自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读者60余万人次,其中“上阳宫城市书房”接待读者39.8万人次,位居全市第一。洛阳市西工区城市书房建设多次被《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报》、《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特别是在2018年“十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在10月3日以《国庆假期徜徉书海享受快乐》为题,播放了上阳宫城市书房内读者读书的场景,并对现场读者进行了采访,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洛阳市西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书房建设工作,自全市开展 “书香洛阳”建设提升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城市书房建设工作,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带队多次到实地进行选址,并在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全程指导下,按照“均衡布局、集约节约、便民利民、突出特色”的选址原则,该区最终选定上阳宫文化产业园和昌中央城邦、体育场路27中、建业凯旋广场、王府井百货等11个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人流密集、特色突出的点位建设城市书房。
在城市书房建设中,洛阳市西工区主要是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同建设”的模式,11个城市书房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联手共建,7个城市书房与辖区企业联建,4个城市书房与辖区学校联建。辖区单位负责免费提供房子、水电保障,政府负责房屋装修、设备购置、配备书籍及管理人员。自书房对外开放以来,人流量倍增,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记者在洛阳市西工区体育场路27号书房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摆设不光井井有条,窗明几净,而且藏书品类繁多,可谓琳琅满目,既有自然科学类的,又有社会科学类的,更多的是与党建有关的,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等等。时间虽然是不足上午10点,但这里几乎已经座无虚席,人们在安静祥和氛围里读书看报摘抄资料。有一个来自本市瀍河区的张姓女教师,也在此处聚精会神地看书做笔记。她告诉记者,她正准备报考研究生,之所以选择来这里学习,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宜人,交通便利,藏书较多。
洛阳市西工区地处洛阳城市中心区,历史上先后有东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6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382年之久。其中周、隋、唐等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灿烂、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之根源所在。同时,该区又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主会场等全国性重点旅游节庆活动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城市书房的建设过程中,该区注重与周边环境、历史文化遗存相融合,明确特色定位,打造靓丽品牌。如上阳宫城市书房重点突出唐文化、体育场路城市书房突出礼乐文化等,一个书房一个特色,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延续好千年古都的翰墨书香。
该区在每个城市书房区里统一安排了3名工作人员,不仅放置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电子书下载机等智能设备,还配备有饮水机、药箱、针线包等便民设施,同时wifi全覆盖,严格按照市里“八个统一”标准,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在功能区域划分中,该区强化党建引领,根据阅读者的需求,设置有党建专区、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特色文化区、文创展示区等阅读区域,让所有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阅读兴趣的书籍,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特别是在党建专区摆放有《党的十九大报告》等党建理论书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的阅读过程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接受红色教育和熏陶。
城市书房“三分建七分用”。该区借助这个公共阅读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如,和昌城市书房举办了“二十四节气小课堂”读书活动;体育场路城市书房举办了“读书会带领人培训班”读书活动;上阳宫城市书房举办了“阅读之美摄影展”活动;王城公园城市书房举办了“最美夕阳红,喜迎重阳书画展”活动等。该区11个城市书房2018年以来共开展读者活动200余场次,参加读者达近2万人次,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多次到该区书房视察调研,并且给予高度赞誉。
日前,记者在该区和昌城市书房采访中感受到,这里不光阅读气氛浓郁,而且环境十分优雅。首先,气派美观的大门顶上“河洛书苑”四个正楷大字赫然在目,大门左边的牌子上写着:洛阳市总工会劳动者驿站职工书屋,右边是河洛书苑和昌城市书房。走进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两边的立柱上各悬挂着的用木框装裱好的发人深思的标语,左边: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知识成为力量;右边: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记者在书房内部看到,这里不但空间宽敞,藏书量大,阅读席位多,而且还有儿童专属区。记者发现两个儿童正在专心致志地翻阅连环画,就上前与他们交谈起来。原来,这两个小孩的家住洛阳市嵩县,父母都在附近打工——今天是双休日,父母就让8岁的姐姐带领6岁的弟弟来这里学习。记者问:“你们喜欢这里吗?”姐姐说:“非常喜欢!”弟弟说:“这里有好多小人书,我喜欢!”
记者带着喜悦的心情结束了对洛阳市西工区城市书房的采访。读书只有成为全体市民的习惯,让每个家庭都书香四溢,这个城市才能魅力四射。洛阳,正在用实际行动打造一个魅力四射的城市,书香洛阳正一步步走向全国人民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