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0:45:07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者按: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窍门,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人民健康网《健康生活小窍门》专栏,为您出谋划策,用“小心机”化解“真危机”。
养肾踮踮脚尖
踮脚尖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踮起脚尖可刺激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疏通足三阴经,使体内的气向上运行,从而温补肾脏、激发中气、改善肾功能,不仅能促使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还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等作用。
具体做法是:踮着脚尖走路,或者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行走,这两种踮脚走路方法可交替进行,次数和间隔时间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循序渐进,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在练习时站立不稳而摔倒,建议最好选择坐位或平躺时练习,保持膝盖与大腿平行,用力踮脚尖或勾脚尖,重复30~50下。
每天吃核桃防心脏病和肠癌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吃少量核桃可预防心脏病和肠癌。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核桃中所含高纤维可促进肠道内好细菌的生长,尽管核桃的热量相对较高(每个核桃约含0.12千焦热量),但仅有80%会被吸收,肠道内的好细菌会消耗剩余的20%。此外,每天吃少量核桃的人体内产生的次级胆汁酸较少。不同于在肝脏内生成的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生成。在结肠癌发病率较高的个体中,次级胆汁酸普遍较多。
新研究还发现,核桃可以增加肠道中三类菌群的水平:柔嫩梭菌、罗斯氏菌和梭菌。在动物实验中,这些菌群能够减少炎症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其视为潜在的益生菌。
养好肺学五招
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当人体受凉感冒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许多气管炎、肺炎都是感冒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导致。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其感冒后更要注意多休息,咳嗽厉害及发热要及时就医;大风、雾霾天等空气浑浊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即使外出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充足营养增强体质
充足合理的膳食营养摄入,能够增强体质,体格强壮了,自然抗病能力就增强。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荤素搭配可以提高营养的吸收率。可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梨、蜂蜜等。多吃含维生素A及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呼吸道反复感染,如鸡蛋、肝、鱼类、胡萝卜、绿色叶菜等。
注意卫生规避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也有分泌物传染如痰液或是接触性传染,为此,注意卫生对避免感染尤显重要。要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同时要戒烟限酒,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经常饮酒也会刺激呼吸道,生湿积痰,使病情加重。
耐寒锻炼提升免疫
加强身体的耐寒锻炼,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均为不错的办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方法,都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同时,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也可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敷贴按摩养肺护肺
按摩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可以预防呼吸道系统疾病。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分别位于脊柱两旁第一胸椎、第二胸椎和第三胸椎旁开1.5寸,左右两边各一个。由于这三对穴位在后背上,操作时需要别人帮助,被按者坐着或趴着均可,每天一次,每次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按压时,力度适中偏大,以局部酸胀发红为度。
喝粥降低胆固醇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碗粥比一片全麦面包提供更多纤维,脂肪含量也更低。粥还比药物更能降低胆固醇,甚至可预防癌症。
研究表明,一碗粥真正的健康益处来自一种叫做“倍他葡聚糖”的可溶性纤维。这种纤维在燕麦里含量最高,它会在肠道形成一层厚厚的胶状物质,给人带来饱腹感和满足感,从而降低人的食欲。它同时还能补充肠道里的有益菌,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甚至可预防癌症。
研究人员称,倍他葡聚糖最重要的功效,就是降低胆固醇。一天摄入2克倍他葡聚糖(大约70克粥中所含的量)能将人体内有害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7%。
提高骨密度防骨折可这样做
1.散步时加快步速。“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网针对6万多名绝经后妇女进行观察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快走4次的妇女髋部骨折风险远低于那些走路速度慢的女性。因此,建议散步时尝试“间歇走”,即散步时注意加入3~5次各2分钟的快步走,速度以无法与他人对话为宜。每次快走后,要持续约1~2分钟的缓步走;如此交替循环。这种缓急交替的散步方法还能缓解背痛,避免高冲击力的运动所造成的伤害。
2.散步横着走。发表在《国际骨质疏松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横着走与高冲击力的运动一样,都能增加骨密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凯尼休斯学院的运动机能学助理教授查尔斯·佩利泰拉建议,散步3~5分钟之后,再花30秒用脚后跟(或前脚掌)横着走。
3.散步时连续跳跃20下。一项研究发现,25~50岁的女性如果连续跳跃20下,每天2次,仅4个月后其髋部密度就会明显增加。建议散步时在手机上设置定时器,每散步5~10分钟,就要跳30秒、休息30秒,然后继续散步、再跳跃,如此反复。跳跃前,双脚并拢,双膝弯曲,双臂向后摆动,利用爆发力向上跳起。
4.爬楼梯或陡峭小山。比起在平地走路,快步上下楼梯和爬陡峭的小山更能锻炼骨骼的强度。若经常散步的周边有很多小斜坡,那就“不走寻常路”,找2~3个坡度适中的斜坡,或在大型建筑物外的楼梯附近,花2分钟爬个坡或楼梯。一段时间后,骨密度就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