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生活广角

民俗户倡导节俭用餐有妙招

2018-04-10 09:35:19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记者 高晨晨 褚英硕

  春暖花开,到京郊赏花踏青成了市民出游的“首选”,出游就少不了吃,特色农家饭菜更为一天游玩的疲惫增添了“舌尖上的安慰”。巨大消费之下,浪费也随之显现。

  农家饭菜份大、量足,游客为尝鲜经常多点菜品,杯盘狼藉之时,极易出现浪费现象。虽然随处可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提示语,但勤俭节约的观念是否真正深入人心?农家院里的“光盘行动”应该如何开展,4位农家院负责人现身说法,分享民俗户倡导“光盘行动”的妙招。

  按位收钱 不够再添

  京郊大部分农家院是论桌收取费用,一桌从几十元高至几百元不等,不管人多人少,各式各样的菜品堆满一桌。有的菜品不符合食客口味,上桌之后吃不完,造成浪费。

  为了杜绝农家院餐桌浪费现象,昌平区十三陵镇悼陵监村108号的国艳烙糕宴民俗户有自己的方法。来吃饭的食客统一按位收费,3人以下每人40元,3人以上每人35元。

  国艳烙糕宴民俗户说,除了按位收费,根据每桌客人数量的多少,他们会对上菜数量进行把握。比如两个人就上5样菜,5个人就上8样菜,人多时菜的种类也会随之增加。一桌有热菜、凉菜和主食,炖南瓜、煮豆泡、烙糕、肘子肉、侉炖鱼等农家特色菜,每份菜量都不大。如果客人觉得哪道菜好吃,吃完还不过瘾,就把空盘交给服务员,服务员就会免费再添一盘新的上桌。“我们家最有特色的主食烙糕有韭菜、茴香、豆沙3种馅料,根据人数第一次每人上2个,分别是两种不同的馅料,客人在品尝后可根据自己喜爱的口味再添加。这样既能满足客人不同口味的需要,还能避免浪费。”

  推荐套餐 自行增减

  对于来郊游的小家庭,大碗大盆的农家菜摆满一桌根本吃不完。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平谷区王辛庄镇太后村金盛园农家院民俗户马素芝有妙招。她建议民俗户根据自家菜量特点,引导游客量力而行适度点菜。

  一斤肉饼,一张小大饼,5张蔬菜煎饼,一小盆豆粥,是金盛园农家院的“标配”,每张桌子上都摆着这样一份套餐。

  去年第二届太后美食季上,马素芝肉饼勇夺“饼王”称号,饼皮薄、肉馅足成了一道响亮的招牌。“农家菜分量足,我家的肉饼更是比别家的厚实许多。”马素芝说,许多客人专门为了她家肉饼而来,不管食量大小,就要一斤半肉饼,面对这种情况,马素芝都会主动介绍自家肉饼量大馅足的特点,劝导游客根据自己的食量酌情点菜,不够再加。

  “我们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出了最适合4到5个人就餐的套餐,无论男女一斤肉饼都能刚好吃完。”除了肉饼,小大饼和蔬菜煎饼也是农家院的特色菜品,再搭配一份豆粥。“客人还能够根据自己卷饼的爱好和人数增加菜品,我们都会主动劝导游客增加一到两份即可。”一份套餐只需要100多元,既可以满足游客当时尝鲜吃饱,还可以再增加菜品带回家继续品尝。

  近两年,在民俗户主动推荐套餐和积极劝导下,游客浪费的现象已经鲜少发生。“游客吃完之后会主动打包,肉饼更是桌桌必带走的菜品。”如果当天准备的食材有剩余,马素芝还会主动邀请左邻右舍来院中小聚,尽量避免浪费。

  体验采摘 避免浪费

  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南韩继村的聚朋缘农家乐,将餐饮与采摘两者结合,现摘现吃不仅能让来自各地的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增加了趣味性、知识性,还能让游客们感受劳动艰辛,树立节粮、爱粮、惜粮的意识。

  聚朋缘农家乐位于占地400多亩的书平绿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内。游客们来吃饭前,要先去合作社的果园、大棚、花田亲自选购食材,体验拔萝卜、割韭菜、采蘑菇、摘葡萄、捡鸡蛋的乐趣,了解一菜一饭的来之不易。

  “合作社养了7000多只北京油鸡,在林下四处下蛋。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以领一个筐,去林下捡鸡蛋。孩子们还可以参加剥玉米粒比赛,既体验了劳动艰辛,还增添了游玩的乐趣。”负责人孙书平说,工作人员会在现场给游客们讲解粮食、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农场里的小鸡、小猪是怎么长大的,并且提醒游客根据自身的食量选择适合的菜量。遇到带着小朋友的采摘游客,园区也会安排工作人员,陪在小朋友身边进棚采摘,手把手教小朋友采摘方法,防止小朋友因为采摘途中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浪费,也可以预防因为游客粗暴采摘而损伤秧藤蔬菜。

  有了之前的体验活动,几乎每名游客都会自觉把饭菜吃光。如果采摘的食材多了,游客还可以打包带走。

  打包煎饼 适合保存

  随着勤俭节约的习惯深入人心,吃不了的“打包带走”逐渐成为大家的习惯,餐桌上浪费的情况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游客们从农家院返程回家路途遥远等原因,菜品不易保存,亦或是回家之后饭菜在冰箱中一放就是好几天,等到想起来吃的时候菜品早已变质,造成浪费。

  平谷区王辛庄镇太后村兴隆农家山寨,民俗户二平应对打包带走的菜品变质有妙招。尽管不是双休日,她家的农家院里依旧客人满座,每张桌子上都摆了一沓煎饼。“每桌客人少说一次都要带走一二十张煎饼。”二平介绍,自家的煎饼糊是由小米和黄豆调和而成,“小米和黄豆都是以前出远门的时候随身必带的干粮。”为了保证煎饼的质量,她反复试验,通过调和煎饼糊达到最合适的稠度,摊出来的煎饼游客带走可以保存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喜欢吃脆的就折起来保存,喜欢韧劲口感的就摊开保存。”每当游客将煎饼打包带走时,二平都会叮嘱他们注意保存,及时吃完,避免浪费。

  除了煎饼,水煮豆腐、红蘑炖鸡、鸡蛋丸子等都是她家的特色菜品,游客可根据自己需要自行点菜。店内就餐时,卷饼的大葱和酱都是免费的,游客空盘之后可再找服务员续盘,避免浪费。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