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生活广角

保质期长=防腐剂多,这是真的吗?

2017-08-16 12:37:42       来源:人民网    作者:国家二级营养师 范琳琳

  不同的食物由于成分的不同,都有着不同的保质期限,这本来是由食物本身和一些保存手段所决定的。但是现代食品工业催生了食品添加剂,其中也包括防腐剂,使得很多食物只要直接添加就可以将保质期延长。有的人说:保质期越长就是防腐剂添加的越多,所以对那些标识出来保质期长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吃的,不然就是吃了一肚子的防腐剂。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到底有什么因素能够决定食物能够放多久,也就是保质期呢?

  什么是保质期?

  我们所熟悉的保质期其实主要指两种名称,一个叫做最佳食用期限(也称为保质期),另一个叫最短食用日期(也称为保存期)。最佳食用期限是指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质是最好的,如果已经超过这个时间,但是色、香、味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而保存期,则是指如果超过这个期限,食物是不能食用的,所以保质期比保存期的时间要短。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保质期给予了这样的解释: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0℃~4℃)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合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这里有两个主要决定因素,一个是贮存条件,一个是品质,缺一不可。一般的贮存要求冷藏、避光、阴凉、干燥等,没有注意这些保存条件,很有可能影响食物的保质期,使食物提前腐败变质。

  以牛奶为例,在保质期内,牛奶的品质,包括营养成分、香味、口感等都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在还没有腐败变质的时候,仍然可以食用,但是品质会有所下降。

  怎样确定保质期?

  保质期是通过《药典》的规定和实验数据共同决定的。在实验方面,包括微生物、理化和感官检查等三方面。微生物实验包括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数量;理化实验则会检查浑浊度、黏稠度、酸碱度和维生素成分变化等;感官检查是专业人员对食物的色、味、形等质量进行评估,判断食品变质的时间。之后,根据这些指标确定的时间,再乘上系数在0.7-0.8左右,就可以得到食物的保质期。

  这两个都是《食品卫生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依据,目前是要求执行食品保质期的规定,现在大多数都是以保质期为准。

  保质期长=防腐剂多?

  答案是否定的,食品保质期的长短和防腐剂添加了多少没有必然关系。决定食品的保质期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水分含量、含糖量、含盐量等等,比如蜂蜜、泡菜、醋、酒等食物,由于本身就是高糖、高盐或者高酸的食品,食材本身就有抑制生物菌群的作用,所以能够大幅度延长保存时间。外部因素则包括有食品的包装和生产工艺,比如常温奶、罐头、饮料等食品,通过真空、密封、杀菌包装,同样可以无防腐剂添加而长期存放。

  虽然标注保质期是一项强制的规定,但是欧盟已经在商讨是否对某些可以长期贮存的食物不用标示保质期,成为“永不过期的食物”。比如茶、咖啡、干面、硬奶酪等食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浪费。因为在欧洲的超市中,每天都会扔掉上千吨的食品,因为过期而不能进行销售。目前,诸如糖、盐和蜂蜜等已经列入这一范围。

  【往期内容精彩回顾】

  作者介绍:范琳琳,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硕士,春雨医生客座营养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营养嘉宾,北京电视台营养嘉宾。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