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9 12:22:28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产品市场周刊》记者 王欢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观看学生学习非遗手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谱系曾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作为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申遗成功,得到世界的认可,对激发广大国人尤其是“三农”工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对现代“三农”事业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先民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在长期农耕实践中发现总结出的气象历法。其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千百年来,中国以农业立国,节气与农业最直观的联系就是各种农谚。根据节气规律总结的农事谚语,让普通百姓能更好地依据太阳的脚步进行农事,不误农时。除了耕种生产,更有诸多符合节气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指南所汇成的养生之道,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民俗习惯,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数文人墨客也有许多关于节气的诗词歌赋。节气对生产和生活的这些影响,都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一些关于时节的饮食和民俗习惯也延续至今,这一古时的智慧结晶至今仍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工技术手段开始可以改变自然光温条件,随时创造作物所需的农业环境,各种反季蔬果已经唾手可得,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开始减弱。但这些在农业总量中仍然只占少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今天,更广阔的土地之上依然要依赖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也是永恒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同时,配合节气变化开展相应的休闲农业,让人们切身体会“谷雨采新茶、小暑尝新米、立秋吃西瓜”等的乐趣,更有助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对发展农业相关第三产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深刻领悟祖辈留下的农耕智慧,有益于增强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时期,提醒更多人不忘农村、建设农村。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唐志强在北京171中学讲解“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获世界认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二十四节气”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它除了继续对现代“三农”事业发挥着积极影响,申遗成功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有助于激发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让中国继续领跑世界非遗名录,进一步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可以骄傲地昂头拒绝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继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洋节不断入侵炒作之下,“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提醒着我们要坚持清明扫墓、冬至吃饺子这些自己的传统。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追梦之路上,少不了各种文化瑰宝的点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国文化不断强大并得到世界认可的一个标志,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经济逐渐富足,已经有足够的面包填饱肚子,新时期下更需要鲜花填满我们的精神的家园,“二十四节气”等非遗项目就是这些宝贵的鲜花。“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起点
2006年,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后来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在联合国的申遗之路上,国家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如今,这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民族智慧得到世界的认可。但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挥更多现代功能。
据介绍,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专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今后将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每年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比如组织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开设讲座等。而在12月9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刚过去一个多星期,他们便将计划付诸行动,在北京171中学组织了“传承民俗文化,体验非遗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这也标志着中国农业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唐志强在活动中结合“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与传播、天象与物候、农时与农事、民俗与节庆、文化与艺术、民谚与农谚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中国农业博物馆还向学校捐赠了《耕耘》等科普书籍,并邀请了21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向学生们展演了“金石传拓”、“面塑”、“剪纸”、“茶艺”、“陶艺”等非遗经典技艺,并让学生通过亲手体验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我们希望此次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同学们从中获得快乐,而且能在校园中营造一个人人关注‘非遗’,学习‘非遗’,热爱‘非遗’的浓厚氛围。”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在活动中表示,中国农业博物馆近年来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把展示展览、知识讲座、互动展演等形式有效嫁接和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非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一首《节气歌》,不仅跨越时空传承至今,又超越国度在世界“非遗”的舞台上占据了一席,如今又有多少人能朗朗上口呢?此刻,我们就应抓住“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契机,重新领悟先贤的智慧,争做“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和受益人,让中华农耕文化在实践中继续与时俱进,翻开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