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生活广角

动物的生死观

2016-12-02 15:05:17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难舍遗体:期待奇迹出现

  没人知道大猩猩的脑中或是心里到底充斥着一种怎样的情绪,但动物学家能肯定的是,在野生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猿类和猴类母亲遇到幼子夭折的情况,都会出现类似的反应:把幼子紧紧抱在胸前,就像它们仍活着一样照顾有加。在其后的几天甚至几周时间里,母亲走到哪里,都会一直带着幼兽的尸体,并对那些试图夺走尸体的威胁进行反击。这就像人类的一些行为,随意动及亡者的尸体,同样也会触犯很多人的忌讳。

  对于大猩猩来说,从受精卵到呱呱坠地,小生命在子宫中要待上长达295天,出生后夭折率又很高,所以母猩猩每隔6至8年才能成功抚养一只小猩猩,这种丧子因此更具悲剧性。专家介绍:“我们知道灵长类动物的怀孕期比较长,而且一次生下的后代往往只有一个,因此每只幼兽都凝结着母亲无尽的投入与期望。”

  吞食尸体:以生存的名义

  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狮子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凭借尖牙利爪以及一手过硬的潜伏本领,很多大型食草动物都会成为它的盘中餐。和其他很多大型猫科动物一样,狮子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懒家伙,如果有送上门的现成食物,它也懒得去追逐折腾。这样一来,同类的尸体也被它添加到了菜谱上。

  除狮子外,在饥荒情况下,河马也会吞食同类的尸体,甚至连一向形象憨厚的骆驼在这方面也有不良记录。相比之下,由于食腐为生而臭名昭著的南美洲秃鹰的行径则要地道得多,它们会将同类的尸体撕成碎片,而后用爪将其送至大树梢或高山的岩洞中,任其腐烂,而绝不会把肉吃掉。

  清理遗骸:以防传染

  鼹鼠生活在地下世界中,它们挖掘的通道四通八达,宛如一座迷宫。如果它们在地下隧道中遇到一具同类的尸体,会立即将其拖拽到地下世界的“公墓”隧道中。

  可能是卫生方面的原因,如果“公墓”已被堆满,鼹鼠会用土将整个“公墓”隧道牢牢填充,然后再挖掘出一条新的“公墓”隧道来。

  像蜜蜂或者蚂蚁这类群居的昆虫,会把有关处理同类尸体的事项考虑得非常周到,有“专虫”负责从事这方面工作。这些“专虫”会在几分钟内抛弃那些尸体,将它们扔到不会影响到蜂巢或蚁穴的安全范围之外,有的还会用沙土和青苔把尸体掩埋起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大规模传播。

  (孔令龙)

  摘自《奥秘》

  ​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