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追寻周恩来的淮安足迹

2018-03-03 11:50: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记者 尹婕

  认真观看图片展览的游客。  

  游客在周恩来故居门前拍照。

  当记者来到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同志故居时,当天参观接待量8160人。每年临近周恩来总理的诞辰,来到淮安追寻总理足迹的游客就会增多。

  记者在淮安走访了周恩来同志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周恩来纪念馆,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与周恩来有关的印记。

  周恩来在淮安度过了12年的童年时光。著有《周恩来的魅力》一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指出,周恩来在成为国家总理后,无论是在外交方面还是处理内政方面的作为,都能够从他在淮安时期的这一段生活当中找到萌芽。

  甜苦交织的淮安岁月

  淮安文史专家周九凤介绍,周家大院是个典型的近代官僚宅院,当时有几十间屋子,现在修复后共有20多间房子和一个花园,院内还保留着周恩来从小提过水的水井和浇过地的菜园。后院里,种有童年周恩来喜爱的两株腊梅,一棵雪松,一丛翠竹,还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予的樱花树、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种植的樱花树。已是初春,腊梅仍在盛放,芳香四溢,院内的树木开始萌发新芽,阳光洒在正在长廊里休息的一对父子脸上,安宁和谐。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这驸马巷的周家大院里,乳名叫大鸾。在周恩来不满一周岁时,被过继给重病的叔父周贻淦“冲喜”,没过几个月,叔父病逝,婶娘陈氏悉心抚育周恩来。

  由于父亲和伯父都在外地供职,生母万氏、嗣母陈氏、乳母蒋氏就成了童年周恩来的启蒙者。3岁时,陈氏便开始教周恩来识字、讲故事,很快周恩来就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背诵下来。生母万氏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家中有宾客来访或是处理家族事务时,会有意识地带上周恩来,这些都对周恩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奶娘不仅会让周恩来做些日常杂活,也带他回农村自己的家,让幼小的周恩来认识底层人民的生活。三位母亲从不同的方面对周恩来人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万氏、陈氏先后病逝,刚刚10岁的周恩来开始当家,操持家中的柴米油盐和对外应酬。周恩来曾回忆:“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也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知道生活艰难。”

  1910年春天,周恩来接到父亲来信,让他到东北去生活、读书。周恩来从运河边的待渡亭登舟北上。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淮安。1958年,周恩来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说:“我何尝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有一回梦见自己在文渠划船,醒来后想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真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期的朋友,爬爬鼓楼(镇淮楼),放放风筝……”周恩来纪念馆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就取自待渡亭,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淮安名人知多少,我们一起来细数。开国总理周恩来,初汉三杰有韩信。西游才子吴承恩,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我是淮安小主人,踏着名人之足迹,学好本领建家乡。”清脆的童声从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中班的教室传出,吟诵着这首名为《淮安名人知多少》的儿歌,孩子们从小对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有了最初的印象。实验小学幼儿园程玉云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幼儿园开设的家乡课程,至今已有5年,为的就是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家乡。与幼儿园隔里运河相望的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则是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之一。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大门外硕大的白色影壁上,镌刻着童年周恩来的画像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字。孩子们可能还很难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却在这里潜移默化地学习明理、读书、做人。在童年读书处里的游客留言簿上,留有许多稚嫩的笔迹。“读书要认真,不能一知半解”“我也要像周爷爷一样会背好多古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学校、幼儿园组织的集体参观活动,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有家长领着孩子前来参观,家长和孩子们在馆内或是看展览,或是坐在图书角安静地看书。“我自己是听着周总理的故事长大的,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从小受到总理精神的熏陶。”市民周正齐说。

  “80后”何晓燕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春游经历。“1993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快到纪念馆时,隔着一片人工湖,我远远看见一座四方形建筑矗立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之上,恢弘大气。”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让人联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意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周恩来纪念馆自1992年1月6日落成开放后,每年不同的季节都有淮安的中小学生集体前来瞻仰。参观总理故居或是纪念馆成为淮安学子们的集体记忆。有朋自远方来,带朋友去这些地方参观也是淮安人的第一选择。

  为了更好前行的纪念

  今年2月25日上午,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的献礼项目——《人民总理周恩来》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正式开展,以550张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103件饱含故事的文物、274组珍贵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周恩来同志的光辉人生,其中60%的文物和70%的资料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步入展厅,迎面耸立着一座3米高的周恩来铜像,身着大衣,手插口袋,微笑着注视前方,展现出大国总理的伟岸风采。半圆型的汉白玉浮雕《祖国山河》环抱着周恩来铜像,浮雕上面是圆形大理石雕墙,雕刻着78朵周恩来总理喜爱的海棠花,寓意着周恩来总理的人生走过了78个光辉的春秋。

  2017年8月,人民网江苏频道与淮安市淮安区共同主办了“砥砺奋进的五年 周总理家乡看变化”——人民网地方频道走进淮安采风活动。人民网联合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江西七个地方频道,共同参与此次融媒体报道,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用视频、图片、文字,融媒立体式展现了周总理故乡发生的深刻变化。截至目前,微博直播总浏览量近780万次。

  习近平指出:“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真是我们现在人尤其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个模范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2013年全国两会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深情嘱托:“淮安人杰地灵,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周总理辞世40多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弘扬周恩来精神这一主题始终没有换,践行周恩来精神这一传统始终没有变,传承周恩来精神这一责任始终没有忘。”

  如今的淮安正努力建设成为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