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三代高考故事 记录时代变迁

2017-06-12 10:04:38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记者 褚英硕,高珊珊,夏开晗

  插图 程思遥

  今天高考。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首次举行全国统一高考,到1966年高考中断,再到1978年高考恢复。65年间,高考与一代代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考生为了改变命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高考成为考生心目中,改变人生命运的大考。在教育普及、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市民接受教育的渠道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就业的道路也越来越宽。如今,对不少考生来说,高考已不再是决定命运之考,而是为了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造而考。

  高考前夕,本报记者深入郊区,探访了多个高考普通家庭,听他们讲述三代人和高考的故事。

  从命运改变到更多选择

  昨天是高考前一天,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吕宝源,为最后冲刺全力以赴地准备着,父亲吕福兵一刻不敢放松,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

  3年前,老吕一家从房山搬到了距学校较近的地方租房住,开启了陪读路。

  小吕上高中后,老吕为自己立了规矩,每天陪儿子吃晚饭。“只有晚饭时才是孩子一天中最放松、和我们交流最多的时刻。”老吕说,饭桌上父子俩会聊很多话题,比如学习的困惑、社会热点事件。

  高考前最后一晚,老吕不打算问孩子的应对情况,而是和小吕聊聊自己1988年参加高考的那些事儿。

  “当时家里条件差,父母给的惟一照顾就是,我不用下地干活了。”老吕忆起29年前自己面对高考的场景。他家在房山河北镇万佛堂村,每天要到离家10公里的中学上高中。老吕在吕家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两个哥哥都考上了大学。

  “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就是其中一个。”老吕说,他父亲吕世雄生于1928年,从七八岁起就做长工。“你爷爷以前和我说,他那个年代读书都是去私塾,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得起学。所以到我这一辈,更应该珍惜能上学读书的机会,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得回家种地。”老吕说,对他来说,高考是惟一出路,意味着可以上大学、转户口、吃公家饭。

  老吕告诉儿子,他当年高考连考3天,自己骑车往返,不像现在,还有家长送考。“你爷爷没文化,临出发前就和我说了一句‘好好考,不能再种地了’。”当年场景,老吕记忆犹新。高考后的第二天,老吕打工去了,一天3块钱的工钱。

  “你爷爷是煤矿工人,奶奶是农民,在我填报志愿时给不了什么建议。当时,英语是新兴学科,好就业,我报了英语专业。”老吕说,他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了,改变了人生轨迹,毕业后成了一名教师。老吕说:“高考,对于我来说是改变命运,对你来说意味着更多选择,你应该自主选择喜欢的学科,做喜欢的事情,并为之而努力。”

  听了父亲和爷爷的故事,有了父亲的鼓励,小吕感触颇深。对于未来,他决定发挥所长,打算选择计算机专业。

  他改变了父辈设定的轨迹

  昨天一早儿,45岁的李宝新带着儿子李萌,一同来到顺义一中高考考点踩点。出发前,李宝新向班级群里发送了一条温馨提示。李宝新是顺义九中的一名高中老师,他带的班级今年也迎来了高考,儿子李萌与他的学生恰好大都分在了同一考点。

  李宝新说,早在25年前,他也曾走进高考考场。那一年,他的父母忙于工作,自己搭乘公交车赶考。那年,他通过高考,成为闯过“独木桥”的一员,考上了四川大学,跳出了“农门”。当时,村里敲锣打鼓,为他送来了大红花。平时沉默、严肃的父亲李长志,那天笑得格外灿烂。因为,作为父亲最小的孩子,李宝新圆了老父亲深埋心间40年的高考梦。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李长志,年轻时曾念过几天私塾,不幸的是,战乱导致私塾很快关门,读书从此成为埋在李长志心底最深的梦想。1952年,新中国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李长志动了心。然而,当时由于家庭变故,他身负养家重任,无奈放弃了高考。从此,培养儿女好好读书,参加高考,考上好学校,就成了李长志新的寄托。

  一晃40年过去,李长志的大儿子、二儿子、大女儿因为种种原因,都与高考失之交臂。1992年,李宝新前往高考考场的那天,父亲虽没有送考,但早在前一个月,父亲就叮嘱母亲做饭时多做些肉菜。

  “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参加高考,是为了改变命运;到我儿子这一代,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自身的提升而考。”多年担任高中老师的李宝新,至今已送走了七届高三毕业班。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多学生参加高考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升学、改变命运,不少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更多地从自身兴趣、未来职业志向出发。

  李萌就是如此。受父亲影响,李萌物理课成绩一直很好,父亲希望儿子将来在物理上有所发展。可李萌却爱上了生物,对生物医学产生了兴趣。

  年初,李萌曾和父亲彻夜长谈,想报考医学类院校,最终说服了父亲,获得了支持。对儿子的选择,李宝新同样充满期待。

  祖孙三代里的惟一高考生

  对于延庆一中理科班的学生于晨来说,即将到来的这次高考寄托了她家三代人的期望。因为从爷爷到父亲再到自己,一家三代中,于晨是第一个参加高考的。

  已近古稀之年的于秉金,出生在延庆镇,他是于晨的爷爷。那时候,连年战争之下,种粮有收成是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值得庆幸的是,于秉金生长在新中国初期,“家里的庄稼年年好收成,吃饱穿暖后,家里注重知识教育,我有了上学的机会。”于秉金说,他1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无奈辍学,在农田里扎了根。

  大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于秉金,并没有因此忽略学习,但随着家庭压力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高考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结。错过高考的于秉金把“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到了儿子于秀利身上。于秀利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名列前茅。

  于秀利初中毕业那年,艰难的抉择来了。是读高中还是上中专?在当时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初中校都筛选名列前茅的学生,走跳出“农门”的捷径,报考中专。“考上中专意味着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转为城市户口,能端上‘铁饭碗’。”于秀利选择了中专。

  “1994年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延庆旧县中学。”于秀利说,这讲台一站就是20年,让于秀利感触最深的便是学历的重要性。后来,他曾多次拿起书本进行学习,想参加成人高考。“年龄大了,记忆力衰退,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于秀利说,高考成了他心中永远的梦想。

  “高考梦”的接力棒这样传递到了孙辈于晨手里。于秀利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培养女儿上,在最后冲刺阶段,父亲选择了为女儿陪读。“一模二模成绩虽然比较稳定,但总是在一本线上下徘徊。”于秀利说,“于晨虽然带着我们家祖孙三代的梦想参加高考,但是我们家的气氛很轻松,没有给她制造任何压力。现在不像以前了,高考不再是改变命运的惟一出路,只要学到真本领,未来的生活都会很美好。”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