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6 13:41:1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夏树
清明节,回老家安徽六安祭祖。扫墓之余,和妻子一起参观刚刚迁到新址的苏家埠战役陈列馆,意外发现橱窗里陈列着我祖父留下的那支钢笔,旁边写着“夏汝锡烈士青年时期使用过的钢笔”。
关于这支钢笔的来历,在我小的时候,多次听祖母魏秀兰提起过,她把这支钢笔看得很重。
我祖父夏汝锡早年参加工农红军,在家乡周边进行革命活动。那是1928年秋天一个深夜,祖父“从山上下来”,悄悄翻过自家院墙,轻轻地敲打窗户:“秀兰,秀兰,我回来了。”听到祖父的声音,祖母心里嘭嘭跳,又不敢声张,轻轻地拉开门栓。祖父进屋之后,急不可待地上前抱起摇篮里只有半岁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亲了又亲。祖母害怕孩子被惊醒哭闹起来,忙说:“不要把孩子弄醒了。”看着幼小的孩子、温柔的妻子,祖父对即将到来的分离尤为不忍。短暂的团聚后,祖父对祖母说:“秀兰,部队就要开拔,天亮前我就要跟部队转移了。”接着,祖父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这支钢笔是在战场上缴获的,部队首长作为奖品奖给我的,给你留个念想。”
祖父走后不久,家里被国民党抄了,连我们夏家那一支唯一的一部家谱也被抄去焚烧了。祖母怀揣着那支钢笔,抱着我的父亲,回了娘家。我那年仅20岁的祖父再也没有回来。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乡下女人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面对生活的考验,当时只有19岁的祖母一直没有改嫁,在帮工、逃荒、要饭中,独自将父亲拉扯大。旧时女人都要裹脚,祖母也是小脚,下田干活,要像男人一样割稻、挑稻把子,由于脚小,一挑起担子脚就陷到水田里。祖母不得不找来大号鞋子,在里面塞上稻草,然后绑在脚上。
到了1948年,我的家乡解放了。已经20岁的父亲,终日无所事事。祖母又语重心长地对父亲说:“你长大了,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去干共产党了,你也去参加共产党吧!”这年秋天,我父亲参加了渡江战役的粮食筹集工作,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全国解放后,政府给我家里送来了祖父的阵亡通知书,通知书上写道:“夏汝锡同志1928年冬在金寨县牛屎岭战役中阵亡”,六安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这时,大家才知道祖父当年离开家不久就牺牲了。
我是长孙,祖母向来疼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她把祖父留下的钢笔给了我。钢笔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连铅笔都很珍贵,何况是钢笔。我是班上唯一有钢笔的孩子,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许多同学下课后,到我跟前来,要求摸摸这支钢笔。那时,因为有了这支钢笔,我觉得自己是学校里最幸福的人。几个星期后,父亲从我班主任那里知道了这件事。他不仅严厉批评我不该“炫耀”,把钢笔要了回去,还埋怨奶奶:“您怎么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他呢?要是搞丢了怎么办?我小的时候想要,您都舍不得给我!”
从那之后,我就再没见过这支钢笔,没想到四十多年后,竟然在陈列馆里再次相遇。至于这支钢笔为什么在陈列馆里,祖母过世快二十年,父亲也已去世多年,到底是谁将这支钢笔捐赠出来的,我也不得而知。
带着对这支钢笔的怀念和崇敬,回到了北京。恰巧,又传来了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我的儿子也加入了党组织。我在微信上对儿子说:“祝贺你成为我们这个家庭的第四代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