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14:36:58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作者:
里院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相比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楼,它是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的。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院曾作为青岛中下层市民的民居形式而普遍存在着。它不仅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 撰文、摄影:心向远方里院,顾名思义,由“里”和“院”构成。传统意义的“里”有货栈的功用,商人在沿街店铺谈完业务,就走进后面的天井或内院看看样品;“院”更加强调了居住功能,规模比里更大。
里院
德占时期,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格网规划,因此形成了不规则四边形、五边形等街区形状,而欧洲的联排式住宅,TOWN HOUSE,在20世纪初叶随沿海租界的开发而大量建设,并在各地本土化,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青岛的里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里院
青岛的里院大多由青岛人自建而成,其外部轮廓由城市街道走向决定,常为方形,四周围合,中心形成一个大院,建筑一般是两到三层的木头结构,后期也有四到五层的砖混结构,底层多为商业用途,二层以上为住宅。
里院
从平面布局来看,里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西方近代规划模式,但每一个院落及其内部构成却兼具中式建筑的特点,比西方集合住宅更加人性化。为使中国人适应西方的高层楼,用置于院子一侧的木质拱廊和室外楼梯相连。这样,即使是对于二、三层楼,也可以做到像中国传统的带院房子的建筑一样,有一条通道可使各房间直接连接户外。
里院
里院建筑虽然外表并不富丽堂皇,但是它规模适中,空间组合变化多端,材料技术较为成熟,装饰装修得当,建造过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和青岛城市的历史变化。
里院
青岛的里院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据1933年的统计资料,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建国时青岛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处。
里院
随着城市改造的蚕食,分布在北部与西部城区的里院建筑所剩无几,现存里院建筑仅剩有六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泊路63号的积庆里(也称广兴里)、黄岛路17号的平康五里等。
里院
里院的生活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给青岛人的生活记忆里镀上了极其特殊的、难以忘怀的光泽,它直接影响了里院居民的思维、情感、行为和处世方式,进而引导和带动了青岛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和完善,并在其中占有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里院
有人说,旧里院不但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着一百多年前雨水的味道。住在里院的人,总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那些合围小院、红木楼梯、六格玻璃窗、街边商铺,依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里院
拭去里院的浮尘,倾心捕捉里院的一草一木,哪怕半挂在空中腐朽的木制门窗,也能寻觅到里院里原先被人向往的平静生活。在里院驻足,思绪穿越五十年前,映入眼帘的是街边那鳞次栉比的喧嚣集市,是里院内摆满全桌的饕餮盛宴,是几家人合围在一起谈天说地、邻里间亲如兄弟的情感,是生活中的那种旁人无法体会的悠闲。
里院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变迁让里院渐渐淡出老百姓的生活视线。
里院
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里院已渐渐失去光泽,它们中的多数在旧城改造中被人们摧毁、拆除,而弥留至今的里院也大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沦落成为闹市中的“棚户区”。
里院
走进海泊路上的一处里院,狭小、拥挤的空间,各种生活用品和杂物堆得满满当当的,随处可见风化起壳的砖墙,满眼七零八落的管线。墙体开裂、破损,还有那些临时性的修补。由于房屋租金低廉,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商贩、周围店铺老板前来租住。
里院
而原先居住在这里的本地居民则大多随着购置新房而搬出里院,目前仅有少部分老人仍在这里居住。老人们不离开里院,有的并非条件不允许,而是一种不舍,用老人的话说:幸福不是家财万贯,而是能自在享受习惯。不管街里的生活多么嘈杂,只要穿过拱门,就能瞬间安静下来。他们选择居住在老房子,是一种情怀,一种习惯而已。如今,老人们走不动路了,几家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住在二楼的老人喜欢拿着凳子坐在自家门口,等待着子女定期回家相聚,子女一回家,里院又传出欢声笑语……
里院
青岛的里院,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融入了许多老青岛人的情感,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性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里院文化,体现了上世纪中期和谐共济的居住理念,和简约、明了、诚恳、直接的人生哲学。
里院
随着时间风雨的洗礼,里院逐渐凋敝,破损,但仍有无数人居住其中,守望里院,用镜头,用展览,用口述历史记录曾经庇护过他们的老房子。里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西文化交织的结果,是青岛最特殊的符号。
里院
时光流逝,里院这种曾经被老青岛人视为骄傲的独特建筑物,似乎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随着已经留存不多的里院被推倒,仅存的回忆也将不复存在,代表青岛城市符号的里院正在消失。
里院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记录留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