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 10:20:11 来源:我们爱历史 作者: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天冷了,亲友之间相互祝福叮嘱,也就多了一句话:加衣盖被,保暖防寒。
而今科技发达,生活品质一天天高,保暖防寒的衣物被子,常见新品牌,还有各类真皮毛料名贵牌,但对寻常老百姓生活来说,这事永远的主角,却是一种农作物:棉花!
棉花,生活中从来离不开的朋友,棉衣棉鞋棉布棉袄棉手套,不同年代不同品牌式样,穿在身上,却是清一色暖暖的记忆,无数的温情。别看这朋友不太起眼,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发明棉花,且不说世界会怎样,我们从小到大那么多冬天会怎么过?细思极恐!
不过这个细思极恐的事,放中国古代史上,却是真实存在过的。虽说中国人种棉花织棉花的历史也算悠久,今天种棉花的水平更全世界首屈一指,但棉花,确非中国本土原产,真是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一:没有棉花的古代中国
棉花这位老朋友,当年离中国有多远?原产地在阿拉伯和印度,离着中原地区,简直八竿子打不着的远。
那没有棉花的年头,中国人穿什么?特别是冬天穿什么?
中国古代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羊毛。冬天御寒这事,就拿这几样材料做文章。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的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叫做“缊”。这种材料主要用来做绵袍,《诗经》里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盖的就是这种袍子。
当然对于穷人来说,穿有“纩”的袍子是个奢侈事,基本都穿“缊”的,而填充缊的袍子,防寒效果也极差,连好些名人不得志时,都为此闹出辛酸事,比如战国名家曾子,当年不得志的时候就是穿这个,大冬天的撸起袖子就见胳膊肘,也因此贡献个成语:捉襟见肘!
而放在有钱人身上,不单穿的好,而且这高档绵袍,都是穿在衣服里面,外面还要有层罩衣。有钱没钱,就看袍子穿里穿外。但只靠这个,放在古代寒冷冬天,保暖还是不够,也要穿棉袄,当然那时不叫棉袄,叫“襦”。
这东西和袍子一样,也分有钱没钱,有钱人穿的襦,里面冬天填的是丝絮,相对比较保暖,穷人就相对惨,穿的叫“褐”,也是一种粗布衣服。发展到唐朝,襦改叫了袄,高档的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效果更好,当时不是太有钱的,基本也穿不起!
当然除了丝絮材料,动物毛皮衣服,也是御寒必备,但高档的毛皮衣服,基本就是贵族有钱人专利,老百姓当然指望不上。
指望不上就可想而知,没有棉花的年代里,冬天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是个多么难熬的事情。听听大诗人杜甫的诗就知道: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也就是被子都冻得和铁一样冷。这还是深秋时候的杜甫家,更冷的严冬什么样?想想就得哆嗦。一句哀叹,就是那个年月里,多少穷人家冬天愁苦的缩影。
那有没有一种新材料,便宜又好用,在最寒冷的冬天,让平民百姓免去寒冷肆虐?棉花来了!
二:棉花来了
其实棉花传入中国,说年头也不短,按照最早的记录,当战国年间的曾子,冻得捉襟见肘时,它就已经传来了。以《尚书》的记载,当时中国南海地区的很多部落,就已经来进贡棉花了。但那些部落进贡的到底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棉花,史家一直争议大!
中国最早确切没争议的,有棉花传入的记录,应该是汉武帝年间,以《后汉书》的记载,当时海南岛的珠崖地区,向汉武帝进贡来了棉布。这也就说明:棉花那时早已传入了海南岛,而且连棉布技术都有了。
不止海南岛有,也是在汉代的时候,云南哀牢和永昌地区的部族,也都大规模的种棉花了,那时候的棉花叫“橦华”,很让那时候的国人瞧新鲜,还拿来用做文学创作,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锦赋》里就有名句:布有橦华。唐朝人李善还特意注释:这橦华主要是永昌产的,可以织布。
而真正让国人开始知道这东西防寒好处的,还有另一个地方的棉花:新疆!
新疆的棉花产业,虽说起步上的记录,比海南云南要晚,但规模发展的快,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今天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国,已经种的红红火火,以《梁书》里记录,那种棉花叫“白叠子”,当地人种了织出棉布,拿来和中原人做生意,销路还相当好。今天在新疆,还有好些出土棉布制品,高昌国的墓葬群里,更出土了炭化的棉花籽。虽说这种棉花属于非洲棉,和云南海南那边不是一类,且今天早已淘汰,但确实让国人深切感受:这玩意穿着暖和!
不过即使到了唐朝,棉布衣服依然还是珍品,特别在北方地区,更是物以稀为贵,虽然已经有引进种植,可拿来织布真舍不得。以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亲眼所见,晚唐时候的中国北方,也见过棉花,不过都是在富贵人家的花园里,拿来当奇花异草欣赏,十分的珍贵!
花都这么珍贵,衣服自然更贵,棉布的衣服,在唐朝叫“白叠布”和“木棉裘”,穿这个保暖御寒?依然还是土豪的享受!
但唐朝年间,确实是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一大步,不单是混了个熟脸,更开始尝试种植,从中唐起,由于经济中心南移,加上商贸往来活跃,棉花种植也就跨越边疆界限,开始在中国内地铺展开,当然主要还是在南方,福建广东种的尤其多,还开始以棉花来收税,当时的棉布,也就多了一个称呼:南货!
而棉花的方便之处,也令国人越发体会,以元朝农学家王祯的赞叹,这东西不用像养蚕那么费劲,而且种了就保证长,种好了产量也有保障,看着稀罕其实比丝絮更合适。也就是在元朝,棉花也不止是南货了,北方的陕西地区,也开始种起来。种的多了,也就十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正穿得起了。
之所以又跨这一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女人:黄道婆。这位南宋年间上海贫困人家的童养媳,为逃婚躲进了海船,接着就稀里糊涂拉到了海南岛。这次意外出逃,却成了中国棉花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以后的三十年里,这位心灵手巧的女子,在海南学尽了黎族先进的棉纺技术,且和汉民族先进科技完美对接,三十年后她叶落归根回到上海老家,不单带回了棉纺技术,还升级了新型棉纺车,她开发的棉纺车,比英国人早五百多年,中国的棉纺产业,顿时突飞猛进!
这事多重要?在她之前,棉花种植虽说普及了,但棉布生产却还麻烦,自此之后,棉布真成了规模化生产,原先是精美奢侈品的棉布,这下生产率突飞猛进,一下华丽转身变生活用品,上海,更成了中国棉纺中心,一句俗语流传天下: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但是,这句俗语确切说,在黄道婆生活的元代,还没有实现!
因为棉花全国普及的最后一个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种植量不够。虽然种了很多,但主要还是南方地区,北方基本少见。棉花不够用,绵纺机再开工,也只是空转!
解决这个大障碍的人,却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位铁腕帝王,一辈子办事强硬,又是农民出身,吃够了饥寒交迫的苦,登基后的一个理想,就是不能再让百姓穿不暖。蒸蒸日上的棉花产业,让他动了心思!于是,他用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这问题:全国强制种!
如何强制?明初国策,全国的自耕农,十亩地以下的,必须种半亩棉花,十亩地以上的,则要加倍种,而且绝不让你白种,种多了有奖,收成好还能免税。不种?充军流放坐牢?随便挑!
而且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中国农业科学发展到这时,种棉花的学问,早已经验丰富,就是在朱元璋手里,来一次大爆发,而且朱元璋本人,对这事更细致,大批技术员下村,专门改良土质土壤,不管任何办法,一定要把棉花种出来!这个意义多重要?以朱元璋原话说:如此十年,吾民贫者少矣!
于是,完美的爆发,换来了完美的成果!仅朱元璋在位时,中国的棉花种植业和棉纺业,就成了井喷发展,在朱元璋在位末年,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都是棉花的重要产地,棉纺织品更从此物美价廉,走进千家万户。到了明朝中期,大学士邱浚就赞叹:棉花已经遍布天下,南北都可以种,棉衣不管贫富都可以穿。当年那被作为神秘奢侈品,令我们先辈如仰望珍宝般仰视的棉花,终于走入寻常百姓家!
不单是走入寻常百姓家,从明朝中期起,棉布更成了中国的对外品牌,甚至大有叫板丝绸之势,明末仅向菲律宾一个地区出口的棉布,每年就有一万匹以上,那条古代海上航线,我们常说丝绸之路,东南亚人还有一个新称呼:棉布之路!
今天好些人说起中国文化,最爱说的,就是国人的保守,封闭,自大。这些毛病,近代让国人吃够了苦头,可那真是我们根上的毛病?不妨低头瞧一瞧,冬天里的棉花哪里来的?也有人在感慨,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也不妨问一问:我们的老祖宗,怎么种棉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