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 14:37:2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武阳桥。
红军烈士纪念塔。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今天,小编带您走进瑞金——长征开始的地方。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1934年7月,正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硝烟四起,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原驻在江西瑞金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已被敌人发现,为安全起见,所有中央领导机关都移迁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并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中共中央局驻在丰垅村的马道口,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在田心村岩背,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驻在田心村沙排,少共中央局驻在田心村老屋场,临时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头的寺庙之中。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以及贺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员。
毛泽东在云石山居住期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领导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大兵力,不考虑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在军事战略中出现了严重错误,致使红军在战斗中非常被动,损失惨重,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毛泽东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向中央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和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深明大义的毛泽东,仍然以革命事业为重日夜操劳,他还在这里前往于都、会昌等地作调查研究并指导工作,以尽可能地扭转我军局面。
在云石山古寺中,有一位中央领导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那就是张闻天同志。张闻天曾经一度推行“左”的路线,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变化,就在这里,张闻天显露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他尊重实践、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两位主席经常相互交流,张闻天思想转变很大,并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他后来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的北路军和南路军疯狂地对兴国、石城、长汀和会昌等地进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红军粉碎敌人“围剿”的希望已经断绝,鉴于情况紧急,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10日那天,风啸雨残,中央机关的领导齐聚在云石山的路旁,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与当地群众洒泪告别,踏上漫漫的长征路。此时,在云石山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主任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丰垅村马道口)继续领导苏区军民坚持革命斗争,以保留革命火种。
长征第一桥——武阳桥
1933年5月,毛泽东带领一队红军战士来到武阳村,详细听取了武阳区党、政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亲自找了五六个有经验的农民座谈春耕生产经验,在广泛听取意见后,写出了《春耕生产运动大纲》,将武阳、石水的春耕生产经验向全区进行推广。期间,毛泽东还经常与武阳桥绵江河畔群众一起犁田插秧。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亲自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春耕模范”奖旗。从此,这座默默无闻的古老山村注定要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著名的地名。过了一年多,流经武阳村的绵江河上的木头桥就与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4年10月8日深夜,从福建闽西奉命开始战略转移的红九军团日夜兼程赶到武阳。此前,村民们听说红军要出发长征打仗,需要尽快度过绵江河,便不约而同地把家里存放的木料都献了出来,木板不够,就把门板拆卸了下来,无论如何要让红军顺利过桥。一座由13个桥墩、20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板桥很快架成。此时,男女老少不用动员,就纷纷拿着鸡蛋、米果、大豆、花生、草鞋、斗笠在桥边等候。凌晨,红军队伍开过来了,武阳桥头出现了现今电视剧中“十送红军”的动人场景。由于红军人多,桥身单薄,乡亲们便打着松明火把为红军照明,有的跳到河里用身体扛住晃动的桥墩,保证红军顺利过河。许多小伙子硬拉着红军首长的手去参军。1988年,为纪念武阳桥的光辉历史,武阳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原址下游100米处,把当年的木桥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1996年,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前往武阳桥视察,亲笔题写“长征第一桥”五个大字。
长征第一塔——红军烈士纪念塔
位于江西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弹形。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纪念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
红军烈士纪念塔于1933年8月1日破土动工,工程刚开始,在中央苏区就掀起了一股自动募捐的热潮。中国工农红军残废院捐大洋二十一元二角九分六厘;直属医院政治部捐大洋八元七角一分。在这些募捐队伍中,瑞金叶坪村的谢益辉老人的故事特别让人难以忘怀,当时,他已年过花甲,唯一的儿子参加了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光荣牺牲。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儿两个人,红军烈士纪念塔开始修建后,谢益辉老人将多年积攒下来,准备买棺材的三块大洋也捐了出来。就这样,为了缅怀牺牲的将士,从干部到战士,从军人到农民,他们省吃俭用,从有限的津贴和伙食费里抽出一元、两元、一角、二角,甚至一分、二分来支援纪念塔的建造。
1934年2月2日上午8时,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这里隆重地举行红军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中央军委主席朱德走上塔座,介绍了红军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英勇斗争的经过,在几年斗争中被国民党屠杀的五六十万革命群众,以及红军领袖赵博生、黄公略等同志牺牲的情形。朱德最后号召大家要继承先烈遗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群众在沉痛和愤怒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把红军烈士纪念塔拆除后仅存的完整的“烈”字抬回家里隐藏起来,一直珍藏到全国解放。为重现历史风貌,1955年在遗址上按原貌修复了烈士纪念塔,1961年红军烈士纪念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