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10:48:10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通讯员李倩
40年前,对于门头沟区爨底下村的百姓来说,走出村口,就意味着“出一趟远门”,出行非常不方便。
40年后的今天,山区百姓公交出行线路犹如开枝散叶般的延伸,从一条长途路线到现在以斋堂客运中心为中转站形成的辐射网络,让百姓出行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选择,大大减少了出行成本。
“小时候去城区,得从村里走1个多小时,到斋堂等长途车。要是能赶上车的话,心里都激动,但是想到当天回不了家,也确实够难受的。不过现在好了,有了‘村村通’公交,直接从家门口就能坐车到斋堂了,再换车去城区方便多了,早上下山,随时都能回来,这也方便了城区的游客到咱们这儿旅游。”爨底下村村民周黎明说。
杜长安,跑山区公交线路已经18年了,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山区老司机。从2000年的929支线公交,到现在的892“村村通”公交,杜长安历经了整个山区公交的变革。
“我开了18年的山区公交车了,从一开始的929支线,车少、站少,好多地方都不通车。到2008年,929支线改成了892路,车次增加了好多,几乎村村都通了公交车。去年,‘村村通’场站正式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车次,又开了几条新线路,我眼看着山区的老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有的老人早上起来,从村里坐车到斋堂镇看病、开药、买完东西再坐车回家,什么都不耽误,不像以前想出个门时间全浪费在坐车、等车上了。而且,现在还有不少游客选择乘‘村村通’公交到咱们区旅行。”杜师傅欣慰地说道。
“2000年,冬天早上起来得先给车加热水再打火,打不着还得赶紧把水放掉,要不这水就得在水箱里冻住了,会把水箱冻裂,赶紧放,放完再灌新热水。”杜师傅告诉笔者,天天加热水这事令他印象非常深刻,令他更难忘的还有那时候落下的“职业病”。“过去的公交车车窗不严实,一到冬天,从外面钻进来的风,吹得肩膀、颈椎哪儿哪儿都疼,膝关节、腰间盘落下了一堆毛病。现在好了,公交车更新换代了,用上了防冻液,着车好着了。夏天车上有冷气,冬天车上有暖风,司机、乘客都很舒服。”
1978年之前,从山区到城区,大部分百姓都只能选择乘坐火车。改革开放后,北京长途汽车公司门头沟河滩长途汽车站开辟了通往山区各乡镇及外阜的21条客运线路,客运车辆达50多辆,也是从那时起,山区百姓出行才有了新的选择,出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门头沟区从城区到山区的公交线路只有不足10条,发车班次也较少。现在,山区线路已经发展到31条,配车88部,日均客运量达到了1.764万人次,实现了从单一到网络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40周年,门头沟区百姓的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改变的背后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更是“以人为本”城市运行理念的具体体现,让百姓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也期待着未来公共出行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