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天云山长城竟存瓮城

2018-07-31 09:57:11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高文瑞

巨大瓮城

西沟村50年代盖的房子

瓮城残墙精致

  从远处观看,大小石间很有节奏,甚是整齐,起伏于峰谷之间,组成一道韵律十足的乐谱。毛石间勾着白灰,用手敲击,回应结实,不能撼动。女儿墙上的箭口俯视着下面的敌情,马道上的荒草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野草密集,生生不息,谁能分清哪一株是士兵踩过还是马蹄踏过……

  瓮城长五里

  天云山有许多传奇,不是一代人记忆中电影里的那座,而是位于密云东北。天云山并不很高,海拔1000多米,山峰奇特,颇有形象:石如神鹿、鸳鸯、石猴,鬼斧神工;峰似拜师、弥陀、卧猩,刀削斧剁;山脊蜿蜒着长城,座座敌楼相连,有云中、锁雾、点将之名,想起诗句“危楼高百尺”,这要比平地高楼更为惊心动魄。于是生出不解,攀爬尚且艰难,为何还建敌楼?

  已经匪夷所思,却还有奇处,连绵的山峰上围出一座瓮城。两条城墙从西侧山峰点将楼始,然后分向两面的谷底山峦,再合于东侧另一座山峰敌楼,各长约5里,南北城墙相距约五六百米,如此巨大,建它何用?

  瓮城北面那道城墙结构,内里毛石,外面大部分包砖。敌楼用砖垒砌,山峰处人迹罕至,敌楼保存基本完好,山谷内有条通道,为过往路人必经,敌楼已经损坏。城墙上建水门洞,古时的关口。有小河流过,20世纪80年代还有水,现已断流。

  南面城墙是用毛石垒砌,而建造特别,有明显分层,每层按水平码砌,层间夹有小石块。女儿墙下压有石板牙子,十分精致。这样建造更加费时费力。城墙已不完整,有些地段虽经拆毁,依然能够显示出气势。从远处观看,大小石间很有节奏,甚是整齐,起伏于峰谷之间,组成一道韵律十足的乐谱。毛石间勾着白灰,用手敲击,回应结实,不能撼动。女儿墙上的箭口俯视着下面的敌情,马道上的荒草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野草密集,生生不息,谁能分清哪一株是士兵踩过还是马蹄踏过……

  南面城墙没有敌楼,南北两道城墙,建造方法不一,有着巨大差别,难道不是同时而为?瓮城之中围住一座山脊,站在这里,北面的城墙及山谷群峰尽在目中。同行的秀海清说:这个山脊当地人称为高台,上面堆积有散碎的石块,很可能建有一座楼台,可以观察瞭望,应是军事重地。

  瓮城内树木繁茂,白桦成林。城内有井,约两米多深,水质清冽,常年不断。夏秋之季,水量尤多,井水外溢,形成湖泊。井水人喝,湖水畜饮。湖边种着落叶松,高大挺拔,长势可人。湖底发现过瓷片,说明有人居住。水井旁发现过几间房屋遗址,南城墙外也有一处,仅此而已。湖边有蚂蚁窝,蚂蚁巨大,比见到过的大蚂蚁还要宽大。筑窝挖土,形成很大的土堆,当地人形象称为蚂蚁坟,令人联想到此地的远古。

  年代不统一

  京城西北有类似的瓮城,跨山而建,内里多有驻兵,建有房屋,形成街道,严格来说是一座城堡。而这里的瓮城建在山峦间,面积巨大,既不大量屯兵,也不是城门前用于防御的设施,在别处少见,自然生出诸多存疑。问过曾做区文物所长的专家祝自祥,得到了回答:两道城墙都是明朝所建,围出一座瓮城。查了《四镇三关志》,这一带军事上属于曹家路管辖,城墙漫长,共有“边城一百六十四里”,如此长的防线,建造的时间为“嘉靖三十年建,隆庆元年修。空心敌台五十八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节次建”。明代不断加固完善长城,城墙建筑结构不统一,很可能不在一个年代。

  城墙为何不完整?秀海清说: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有生产队时拆的。山岭北边是河北滦平,两边各有村落,都从长城上搬过砖,用来垒猪圈、盖房子,当时搬回一块砖记一工分,不少人有搬砖的记忆。南面这道城墙全用大块毛石,所以墙体存留的多些。

  齐头崖城堡

  山下是什么村落?秀海清说:是东沟村,下辖东沟、西沟、石沟峪三个自然村,有185户,388口人。东沟村里有个城堡。对村情如此熟悉,原来他是东沟村书记,46岁,上山来巡查。可以去看村里的城堡吗?他爽快答应了,一同下山,来到东沟村。

  村子不大,多是近些年盖的民居。那是因为日本鬼子入侵这里,把村民集中到南边的蔡家甸村,老房子都拆没了。来到村边,山坡上垒出道道梯田坝,成为一片耕地,种着庄稼和果树。秀海清说:这就是城堡,建于山坡,西北高,东南低,方形,各边长约二三百米。城堡早有损坏,剩下的城体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拆除,成为现状,当地人称为破城子。城堡开一南门。他指着小路边一道1米多高的毛石坝说:这是南城墙位置,长约100多米,中间只有七八米长一段是原物,其他都是后来垒放的。这段原物石墙旁就是城门处。

  站在这里,已经看不出一丝城堡的痕迹。西墙、北墙都没了。秀海清走向东侧。这里是坡地的边缘,下面有两三米深,是一户人家。向外探着身子,能看到城堡的东墙,毛石垒砌,约二三百米长,如同梯田坝,拦住了坡土。

  城堡因残而称破城子,难道没有大名?查阅光绪《密云县志》:“齐头崖口,通步,县东北一百四十里,……其东南有堡,又南二里曰蔡家店民堡。”齐头崖口在哪里?秀海清说:相邻西沟村的北面有山口,路窄,可以翻越山岭,那里是山口。山脚下还有一座很小的城堡,大约50米见方,叫寨子顶,现在也是耕地,只能找到一些散碎石块。这名字是老辈子传下来的。东沟村这座城堡恰是在山口东南,向南约二里,正是蔡家店,今称蔡家甸村。《日下旧闻考》上有:“齐头崖砦……俱洪武年建。”砦即寨,齐头崖寨应指东沟村这座城堡,明初即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破城子即是齐头崖寨城堡。寨子顶是建在城堡与关口之间的小城,位于齐头崖寨的山坡上而得名。

  西沟村秀姓

  西沟村相距很近,仅隔一条山梁。村里与东沟村同样遭受日本鬼子的灾难,没有老民居,最早的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房子,还有一处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盖的房子,是按传统建筑方法建造。村口有棵松树,两三个人才能抱过来,形状也特殊,枝叶茂盛,如同华盖,遮出巨大的树荫。树干上常拴牛,树皮有舔出的伤疤。松树生长缓慢,没有几百年以上,长不成如此粗壮,由此见证了村子的古老。松树上曾挂有铁钟,七八十斤重,生产队时还敲过,20世纪70年代末砸碎,做成了铧犁。松树为庙前植物,北面有五道庙、龙王庙等几座庙宇。寺庙在“文革”期间拆毁,如今已不容易找到痕迹。南面的古井有水,仍在使用。村北还有两口井,说明过去居住人口之多。

  西沟村大姓是秀,此姓古老。秀海清说:秀姓来源多样,有姬姓的分支,有出自古代的农家、官称、匠人,有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本村的究竟出自何处,不好考证,而能记得村里向上排辈,有海、凤、万、存、乃等字。周边包括京城的秀姓人也是从本村出去的。非常奇怪,《百家姓》里没有的秀姓,祖辈何时迁来,怎会定居在边远的小山村?

  这又令人惊奇。东沟村的城堡应与戍边有关。明代曾向这一带大量移民,多是从山西等北方地区迁至此地。而西沟为何有那么古老的松树。听村里老人说,20世纪60年代曾伐倒过一棵松树,树杈能出独板,做出好几口棺材。这比现存的那一棵还要粗壮。西沟人何时入住,是与东沟戍边士兵同时,还是之前到来?是战争所需,还是逃避战乱?留下诸多想象,或许还有传奇。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